“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东盟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机制,搭建并逐步扩大了海洋经济商品交流、人员往来平台。未来,中国—东盟将继续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扩大经贸往来,加快推进海洋合作驱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9月份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出一批“魅力之城”。其中,印尼西苏门答腊省以一省为单位入选,格外引人关注。西苏门答腊省位于面向印度洋、背靠太平洋、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是印尼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该省将与前14届东博会选出的114个中国和东盟国家“魅力之城”一道,通过延长区域合作政策链、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综合展示其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特色支柱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共同促进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尤其是海洋经济的交流合作。
西苏门答腊省只是中印尼、中国—东盟海洋合作成果中的一个缩影。从2004年到2018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助力下,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规模由1000多亿美元攀升到5000多亿美元。如今,中国—东盟博览会凭借其特殊的国际影响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汇聚合作共识、对接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成为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创造新商机的有效渠道。结合双方合作新需求,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断拓展内容主题,从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延伸到了国际产能合作、跨国园区建设、跨境金融创新等领域,拓展到了金融和法律服务、通关便利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东盟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机制,搭建并逐步扩大了海洋经济商品交流、人员往来平台。例如,广西北部湾港定期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目前已达29条,年货物吞吐能力逾2亿吨,形成了中国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等地的海上大通道。特别是2017年正式开通的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海铁联运方式打通了一条从西南腹地经铁路南下广西北部湾港,再走海运至新加坡乃至全球的新通道。又如,本届东博会新增应急救援、海洋、商事仲裁等新论坛,还专设了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专题推介会,积极推动中国—东盟重点涉海项目落地。
然而,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发展并非一路坦途。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回暖,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中国—东盟合作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同时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并助推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本国、本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双方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在此过程中,中国愿同东盟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开放共赢,加强创新引领,促进包容增长,实现联动发展,推动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为此,中方愿同东盟国家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扩大经贸往来,深化创新合作,加快推进海洋合作驱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与东盟各自进入发展新阶段,双方关系由成长期走向更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的成熟期。站在新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正在携手迈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时代,正在一道打造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定能做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合作深化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