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速超过50%
山东烟台转身“寻药”海洋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原之超

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是人类的医药宝库。2017年,山东烟台把海洋生物制药列入五大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0%,成为增速最快的海洋产业

“海洋是人类的医药宝库。”近日,在山东烟台市举办的“2018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上,烟台东诚药业常务副总经理齐东绮说,“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特别是海洋动物疫源性疾病少,至今尚未发现与人类共患疾病的风险”。

过去,东诚药业是主要生产注射用蛇毒溶栓酶、肝素等产品的传统生化药物企业。从2000年开始,他们把新药开发的目光从陆生动物转向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研制过程十分艰辛。”齐东绮说,在持续投入巨资之后,终于收获了回报。普通的鱼软骨成了硫酸软骨素原料药,东诚药业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硫酸软骨素原料药生产企业。

2017年,东诚药业的鱼来源硫酸软骨素原料药出口50吨,销售额为700万美元;保健品级软骨素出口500吨,销售额为2732万美元。目前,东诚药业还正在研制3个海洋创新药物。

在建设烟台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中,打造新型海洋生物产业链条是重要一环,东诚药业的案例仅是其中一个缩影。2017年,烟台把海洋生物制药列入五大新兴产业。烟台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李伟告诉记者,“近几年,我们向海洋要效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把海洋医药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年均增速超过50%,是增速最快的海洋产业。”

“根据发展规划,烟台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占比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自主创新程度不高,高层次研发人才太少。海洋生物新药研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亟需一批高层次的海洋药物研发人才。烟台在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较少,技术储备不足。”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杜振宁说,“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布局海洋医药产业,烟台必须要在人才和创新、产业体系打造等方面‘技高一筹’”。

为破解这个难题,烟台正着力打造两个创新孵化平台。其中,“烟台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将开展生物医药、再生医学与精准医学等领域的研发创新、技术孵化和企业培育。预计到2020年,可以集聚国内外科研院所分支机构30家以上,入驻孵化企业100家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00项以上,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00项以上,成为引领山东半岛乃至全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的核心载体。

烟台还将设立2亿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采取政企共建模式,建设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11个国际化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烟台还制定了医药健康产业培育发展推进方案。通过坚持特色化、精准化、差别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把烟台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区,年均增长15%以上。

“作为首批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市和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烟台将努力促进医养健康多业态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