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创新不能替代“亲情温度”
祝 伟

不久前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出现了一些主打“养老”概念的机器人,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有专家在大会论坛上表示,“养老陪护服务型机器人”可以解决老人照顾与陪护问题,甚至在未来,人们一谈到“老人照顾陪护”,就会想到陪护机器人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在中国,尽管家庭养老目前仍为主流,但子女与父母的相互守望并非易事,很难为老人提供全天候、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机构养老市场的发育仍不健全,看护人员工资过低、劳动强度过大、专业水平不足,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服务质量的担忧。“明天,我们如何养老”似乎成了一个时代难题。

这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创业的“风口”之一。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一些企业尝试将养老服务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研发出许多养老机器人产品,为老年人提供移动辅助、卫生保洁、行动助力、安防保护等服务,解决了老年人日常照料中的许多问题。不过这些“养老机器人”表现出的更多是机器的特征,与家政机器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于是,有些企业走得更远——提出了“陪护机器人”的概念,试图解决养老领域更为核心的精神照料问题。他们相信,机器人通过识别和学习有关主人偏好、行为和个性的人机交互技术,也能体察人类情感,甚至可以充满人性。如果机器人真能掌握主人的习惯和偏好,就能分析他们的意念和思维,从而成为“最懂你”的那个“人”,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对于情感交流和陪伴的需求。

技术进步为陪护机器人功能实现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试图用机器人实现对老年人的精神照料,却存在科学上的根本难题。情感的非线性特征,使它难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完整理解。面对生活的沉浮,人类很多复杂情感有时连自身语言都无法表达,而靠模仿人类的机器人,又如何能够表达呢?同时,让老年人以为陪护机器人真的存在情感,也可能带来更多未知心理问题。

守护亲情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今天,无论在发达城市,还是传统乡村,老年人能否颐养天年,不仅在于物质条件是否充裕,更在于精神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用陪护机器人的方式解决独居老人的精神照料,看起来是一个经济、理性的方案,却忽视了对老年人必要的情感关怀,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得不偿失。

养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深耕养老产业的企业来说,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老年人的福祉,这样的探索值得鼓励。但是,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当人之将老时,如果陪伴自己的是一双机器人的“冰冷的手”,而非亲人那双“温暖的手”,无疑是社会的一种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未来养老机器人技术发展再成熟,也绝不能替代情感陪伴、专业服务和社会关怀,只有守护住技术创新的“亲情温度”,让技术成为人性关怀的“倍增器”,老年人才能真正老有所养、更有尊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