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智能制造发展 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徐华亮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支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中,专门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既是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济学研究表明,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制造复杂产品的能力,而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代表着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复杂产品的能力大小。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国家战略抢占发展制高点。目前,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尤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受制于人。因此,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我国应把握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机会窗口期”,加强统筹协调,精准施策,引领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从而更好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谋划空间布局,提升发展效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关键。一是从点上围绕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创新。可考虑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共性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同时构建共享的产业技术发展平台,为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从线上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建议面向产业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高端芯片、设计软件、关键元器件与零部件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重点、“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产业链。三是从面上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要加强相关引导,提升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研发、第三方公共检测服务、核心零配件制造、电子商务平台、专业物流配送、销售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资源要素集聚。

“质”:注重示范推广,拓展全球市场。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重视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注重品牌导向,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要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选择骨干企业,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可从品牌培育等方面着手,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智能制造企业。在拓展全球市场方面,可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同时,还要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智”:实施人才战略,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人才是重要支撑。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的各层面工作很多是相互融合的,工作结构呈扁平化趋势,因此,要注意培养既擅长制造企业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支持开展重大应用项目合作攻关研究,推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整合,使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人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智”造的大潮中;引进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采取多种激励方式,让人力资本“红利”充分释放。

“集”:强化保障协调,提升宜业环境。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有效统筹中央、地方和其他社会资源,协调解决智能制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创新创业投贷联动试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完善创新体系,加大创新土壤培育。围绕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需求,设立成果应用专项奖励;加快建设多层次研发中心,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智能制造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服务保障。(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