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中学历的产业工人,可在工作之余通过“东莞慕课平台”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在线学习,接受高中、中职等各类课程教育,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所有学习经历都将由“东莞学分银行”记录,实行终身学习管理,并以此获得入学入户等多种优惠……这一惠及数百万产业工人的政策,是广东东莞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见》推出的系列举措之一。
记者从9月3日东莞市召开的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新政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该市技术工人的比例提升10%以上,向社会提供1000门以上培训课程,培养1万名国际化技能人才,引进培养1万名急需紧缺的“工匠精英”,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东莞非常明确的定位就是‘制造业中心’,这就相应地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具有‘工匠精神’的‘莞邑工匠’来支撑。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东莞集聚了500多万产业工人,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成长成才的平台,让他们与产业同步升级,与城市共同提升。”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局长司琪表示。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系列政策,一方面率先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比如,构建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制度,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的评价机制,解决当前国家技能证书与企业市场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出了“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以期全面提升存量人口学历技能素质。
“‘技能人才之都’既是一项重要人才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广大劳动者、企业、培训机构以及职业院校等都是政策受益者。”司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