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浩荡长渠 悠悠千古
□ 望少辉 柳 洁
长渠水源地——三道河水库 (资料图片)

白起渠,因“战神”白起得名,曾直灌鄢城,淹死城中军民数十万;今天,它正卸掉“原罪”,成为一条“幸福渠”“致富渠”,灌溉着湖北襄阳30多万亩良田,使襄宜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膏腴”之地

北京时间2018年8月14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长渠与都江堰、灵渠、姜席堰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修建于公元前279年。它比四川都江堰要早23年,比关中地区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灵渠要早65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水利灌溉引水工程。

长渠(白起渠)坐落在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古城南部,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村,尾水于宜城岛口入汉江,曲折连绵长达49.25公里,故号称“百里长渠”。它拦截汉江最大支流——蛮河中上游之水,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修的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

相比较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浙江姜席堰的无人不晓,襄阳长渠(白起渠)却鲜为人知。这是怎样的一条河流,可以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而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呢?让我们一同探访这条穿越千年的长河。

一条有历史的战争渠

长渠之名,在现存古籍中最早见于中唐时期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在襄州义清县条目下记载:“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派引蛮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长渠”之名,并明确长渠就是“白起渠”。

公元前279年,秦国开始了攻打楚国的关键一役,秦蜀郡守张若与大良造白起分水陆两军向鄢都和郢都进逼。楚国为了保卫鄢郢,调动了主力与秦军在鄢决战。

《史记》对这次战争的描述十分简洁,《白起列传》云:“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

而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沔水》里较为详尽地记录了这场惨烈的战争:面对楚军据城死守,白起采取“凿渠引水,以水代兵”之术,在今南漳县武镇垒石筑坝,开凿渠道,引水倾灌鄢城,人亡城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著《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曰:“鄢,楚都也,遂拔之,秦即得鄢,以为县。”白起修建的这条渠道,便是至今尚存的百里长渠,白起渠也因之得名。

《水经注·沔水》还记载:“白起渠溉三千顷,膏梁肥美,更为沃壤也。”在北魏前,楚人的后代们已成功将白起渠改造为灌溉渠,把附近一系列的堰塘串连起来,逐渐形成了日益发达和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战渠”也不经意间成了造福楚地的灌溉渠。

因为渠道大部分为土质,加上历代官府的重视程度不一,长渠屡修屡废,屡废屡修。唐朝时首次复修长渠。第二次大修在北宋咸平二年《宋史》有更详尽的记载,并指出大修后,“是岁,种稻三百余顷”。

明清时期,长渠旧废不治,湖泊、陂塘多被围垦。新中国成立后,古长渠终于等来彻底修复的机会。1952年1月,宜城、南漳两地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完工。长渠(白起渠)成为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

如今,长渠(白起渠)由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维护,依旧发挥着巨大作用:灌区涵盖南漳、宜城的6个乡镇、4个农林牧场,总人口达33.74万人。灌区总国土面积978.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8万亩,灌区粮食年总产量达到2.5亿公斤。

一条有创新的灌溉渠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并称世界遗产。它评审有两个硬条件,一是必须是百年以上的水利工程,二是至今对社会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襄阳长渠(白起渠)之所以能够申报成功,就在于它历时2200多年而不废,且沿袭干渠古道,至今仍灌溉千顷,福泽万民;就在于它以“长藤结瓜”“水门控水”“分时轮灌”等引水蓄水灌溉的工程技术创新,创造了我国灌溉工程史上的典范。

今天,我们看到的白起渠,拦水主坝高3.4米,顶长120米,坝顶高程72.9米;另有两副坝,坝顶长分别为87米、120米;左右岸筑有防洪堤,分别长达350米、560米,设置引(进)水闸5孔、冲沙闸2孔。整个工程分为渠首、渠道和附属建筑物三部分。

渠首工程,是整条长渠的核心。《水经注》介绍其技术特征为“立碣、壅水、筑巨堰”。立碣,即拦河筑坝;壅水,即抬高水位,逼水入渠;筑巨堰,即储存水量,充实水源。而长渠的渠线设计也始终秉承了这一理念,古渠一直尽量沿着岗梁走水,而且至今均未更改其道。这样,既能达到“立碣”“壅水”的要求,更增加了渠水的流量与动能。

今年夏天,鄂北岗地又是一个干旱之年。但走进白起渠流域,所见之处绿意盎然,稻浪滚滚。

与一般沟渠不同的是,白起渠流经之处,沿线还串起了10座中小型水库和2671口堰塘。长渠管理处副处长王治元介绍,如果说长渠是一条“藤”,沿渠与之串通的水库、堰塘就是一个个“瓜”,“长藤结瓜”的灵感也来自古人的经验。以鲤鱼桥水库为例,水库与长渠以沟渠相连,中间安有闸门,水库平时收集雨水,每年由长渠补充水源三至四次,确保水库可灌溉2.5万亩。

王治元说,千万别小看了“瓜”的作用,在非灌溉季节,渠水经支流进入库、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可以做到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灌溉季节,长渠供水给库、塘,多则三四次,少则一两次,库、塘循环蓄水,提高了利用率。这样一来,整体工程实现了以多补少、以大补小、互通有无,平衡水量,充分发挥了最大潜力。

一条有文化的富民渠

长渠因战争而开通,因白起而成名。一座始为军事工事、后为灌渠的水利工程,历时2297年而不废弃,跨越几千年至今仍蜿蜒潺潺流淌,凝重的人文古迹与灵动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

与其他不朽的古建筑一样,长渠(白起渠)也在不断发掘、出土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群。其中,南漳安乐堰、宜城楚皇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渠白起碑阁、临沮城、张公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家塔、东棚、谢家坡、袁家湾、杨家河等古遗迹星罗棋布。同时,1956年,在兴修白起渠安乐堰时,出土了春秋时期国宝级铭文青铜器“蔡候朱之缶”;2000年,在武安镇赵家营村川庙山出土了110余件东周时期文物;2016年,在武安镇申家咀出土的东周至汉代时期文物达300余件,另外还有大量记载蛮河水文的碑刻。

与此同时,在长渠(白起渠)兴水利民的2200多年里,吸引了许多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前来,或督导整修,或观光考察,或献计献策,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案头文章,不少堪称不朽之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所著《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唐朝诗人胡曾的《咏长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灵溪堰》;宋代翰林学士郑獬的《襄州宜城县木渠记》;元代何文渊的《重修武安灵溪二堰记》等,都曾为白起渠留下了动人诗篇。不仅如此,《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宋史·河渠志》《大元大一统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以及《湖北通志》《襄阳府志》等历代志书古籍中均有长渠的详细记载。

长渠(白起渠)现存的古“陂渠”和不断出土的流域内文物以及众多历史文献,为荆楚文化研究和水利工程技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实物证据。这条穿越千年的长河,随着一系列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正逐渐拂去文化堆积的层层厚土!

2200多年来,长渠(白起渠)历经时代更替,通过历朝历代不断修整、完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多次彻底整修与改造,实现了旧貌换新颜。通过实施渠系流域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采取木桩生态护坡或格宾石笼生态护坡治理,优先对老损严重的1.2公里渠道进行示范性治理,逐步恢复了渠系生态系统;全力推动“绿满长渠”三年行动,沿线植树47.8万余株,绿化渠道49.3公里,将画廊、花廊、绿廊、果廊四个主题区融入“绿满长渠”,打造出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七彩长渠。

白起渠,因“战神”白起得名,曾直灌鄢城,淹死城中军民数十万;今天,它正卸掉“原罪”,成为一条“幸福渠”“致富渠”,灌溉着湖北襄阳30多万亩良田,使襄宜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膏腴”之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