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弦张满月矢飞星
□ 李咏瑾

每一箭都是新的,都是你当下内心的写照和人生的真实反映

没有哪种运动会像弓箭一般。你沉稳地举弓、深吸一口气扩胸,两手同时“喝”的一声发力,头顶光影倏忽而过。在“五平三靠”的平静中,弓弦慢慢掠过你的鼻尖、嘴角,直至耳后,“口吐翎花耳听弦”,一刹那弦似满月到达顶峰,箭似流星呼之欲出……当我来到全国第一家发轫于中国武术协会的传统弓联合会探访时,作为该协会创始人之一的成都体育学院民传与养生系主任龚茂富先取过一张长弓:“了解弓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上手试一试。”

“每一箭都是新的,都是你当下内心的写照和人生的真实反映。”龚茂富说。据山西朔州峙峪遗址考古证实,中国传统射箭至少已有近3万年历史,在中国文化中被排在“火”和“语言”之后,是真切改变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宗教、社会伦理乃至自我认知的“第三大发明”。

周代将射箭列入“六艺”之中,传统射箭快速人文化,成为射箭开始向文明进化的标志。在历史的变迁中,传统射箭早已实现了从“索命之术”到“向生之术”,从“实用之术”到“教育之术”,从“向外求”转向“内外兼修”,从形而下的“射技”升华到更高层面的“射艺”的文化变迁。由龚茂富等人牵头成立的四川省武术协会传统弓联合会就是一例。该社团以“以弓载道、游艺骋怀、传承射艺、崇德尚武、重礼弘文、继往开来”为宗旨,核心成员主要由高校教师构成,学历高、理论强、文化自信自觉意识浓厚,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传统射箭团体的最大特色。

2017年7月份甫一开班,应者云集,50人的精品班很快招满。这些跃跃欲试的参与者迎来的第一课却是在燠热的教室里蒲团静坐,聆听“弓道射艺”的源远流长。“射以观德。我们希望这项运动能触发人们的思考,从平日的浮躁中抽离出来,开启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龚茂富说。9月初,传统弓联合会再开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远至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爱好者纷纷飞赴成都学习。

成都市北新小学老师曾怀德对此感触颇深。原本沉浸于美式猎弓多年的他禁不住龚茂富的“激将”:“弓箭的正统源流还是我们的中国传统弓。只要你肯来,我保证让你产生质的飞跃!”

原本只是尝试,没想到一沾上手,曾怀德就对这种没有瞄点、没有准星、完全“向心而射”的运动艺术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全套装备逐一自置,完全成了一个“发烧友”。很快,他把这股热腾腾的劲儿带到了北新小学,连该校校长都成为传统弓联合会的“新学员”。他们发现弓道极易上手,从8岁到80岁都能轻松入门。经常练习,对挺拔身姿、矫正视力、舒活筋骨、扩大肺活量都有极大好处。现代人往往流于浮躁,弓道在凝神静气、集中注意力、涤荡身心方面的作用,是很多运动都不可及的。北新小学很快便把“弓箭”列为体育课的固定科目,成为四川省第一家系统教授箭术的小学,受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好评。成都市高新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在现场观看了北新小学学生的“礼射”表演后,深受触动:“这一运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值得在更多学校大力推广和提倡。”

2018年4月份,国际传统射箭研习会在成都举行,包括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知识产权专家组主席、世界著名传统箭艺专家谢肃方在内的中、美、加、日等多国传统射箭专家和不同流派的大师级传承人齐集蓉城,共论传统弓的历史文化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之道。

目前,以成都“长兴弓铺”为代表所制造的“南弓”还有实体存世;在2006年,“北弓”的代表、北京聚元号弓箭铺的传承人杨文通、杨福喜父子成功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相信,以“射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迎来又一次灿烂的飞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