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据多跑路 企业少跑腿
上海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吴 凯

日前,在上海浦东亿通国际公司一楼大厅,一个实时更新上海口岸在线用户数以及货物和船舶申报数量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开通启用。这块大屏幕背后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还将承担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所有展陈品报关和动态监控的重任。

亿通国际公司总经理助理刘红介绍说,“单一窗口”依照“一个平台、一次提交、结果反馈、数据共享”的理念,把来自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商务、税务、外汇等各部门数据信息与企业提交的材料全部归集到同一平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服务承诺。

今年7月份发布的《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明确了五个方面20项任务100条举措。其中,“创造一流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包括10条具体措施,上海力争在营商环境质量上达到全国领先、对标国际一流。

上海浦东在深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近5年来,已经过4次修订,从最早2013版的190条缩减到2018版的45条,区内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万多户,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浦东新区开展首批116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今年1月份,国务院又批复同意在浦东新区开展新一批10个领域47项改革试点,目前已基本全面落地实施。

刀刃向内加大改革力度。上海自贸试验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四大环境”,即着力构筑投资贸易最便利的开放型经济环境,着力构建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的政务服务环境,着力构筑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环境,着力构筑法治体系最完善的法治保障环境,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率先在企业开办、项目开工、不动产登记、贸易通关等四个方面跑出了“自贸区速度”。

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2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中已累计落地2600多个项目,涌现出我国首家独资医院、首家再保险经纪公司、首家独资游艇设计公司、首家独资职业技能培训公司、首家金融类投资性公司等一批首创性项目。同时,作为国际信用评级三大机构之一的穆迪公司也于今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落户,填补了外资资信调查和评级服务领域的空白。

上海长宁区围绕扩大开放重点打出了8张“特色牌”。如推行“一照多址”商事改革,只要是在长宁区注册的企业,无论内资或外资,在上海市内开设分公司或非经营性网点,都无需重新申请营业执照,只需将新地址更新在原始执照上。上海市长宁区商务委主任杨东升介绍,目前区内已有“一照多址”试点企业15家,区内区外备案的分公司和非经营性网点共125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