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目前出了许多规划,但其中有一些认识值得深入讨论。比如有的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在广大乡村区域,山田林湖处处开花;就是要推动要素离城进乡,把乡村当作未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就是要改变人口进城的趋势,实现乡村人口全面增加,要走与城镇化相反的路子。
可以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强国目标的实现。但从乡村振兴的实现手段上来讲,城镇化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所依赖的重要的时代背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第一,城镇化通过减少乡村人口推动乡村振兴。内部的机理是: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人均占有的生产要素较少。减少了农村人口,就能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不到20%上升到今天的近60%,改变了数以亿计的乡村人口命运,这是世界奇迹,也符合世界性的规律。高城镇化率的国家不一定是发达的经济体,但低城镇化率的国家一定不是发达的经济体,一定不是现代化强国。
第二,核心大城市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发挥关键性作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城市、核心城市、城市群人口越来越多,对于乡村生态服务产品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就相对提升了乡村的价值。大城市和乡村之间有两种主要效应,大城市通过产业要素外溢,拉动乡村振兴,这叫做“产业拉动效应”。大城市消费需求庞大且不断演进,特别是许多休闲、旅游、康养等需求是在乡村才能实现的。这种“需求满足效应”也能带动乡村发展。这样说来,城市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第三,城市偏向主义要纠正,但不能将城镇化弃在一边。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着城市偏向主义,这指的是很多决策者只是站在城市里做决策,会把一些基础设施、公共资源集中配置到城市,导致一些乡村出现了凋敝现象。在这种地方,要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要强调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互促与共。要纠正这类问题,就要靠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但不能在此过程中,演变到一个新极端,只看到城镇化存在一些问题,看到有“城市病”的存在,就从城镇化的路上完全折返回头。
第四,一些落后的地区,城镇化比乡村振兴更加紧迫。在东部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有利条件更多。但是在中西部有些地方,主要还是需要要素进一步集中,要加快推动城市群发育、推动中心城市发展。只有区域性中心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对乡村、小镇起到带动作用。
总之,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推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要做到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