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就像一个“蜗牛壳”,缩在里面假装可以和现实世界全无交集
我有好友三。好友A世界杯结束一周还一脸菜色,问之对曰:“看球熬夜太狠,明知不应该还是夜里两点打开电视。”好友B从《创造101》到网剧《镇魂》一直真情实感,还开了新浪微博小号专为转发“正主”微博。好友C热爱花样滑冰,为了拿到更多假期出国现场观赛甚至换了工作,也去过喜欢的运动员故乡“朝圣”。
沉迷,词典中解释为“深深地陷入某事物”。这么看我的这三个朋友都得归于“沉迷”。看球也好,追星也罢,或者不眠不休打游戏,过去说起来仿佛都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但他们都受过良好教育,在公司独当一面,早已跨入中产阶级。
已经是大人了,为什么还沉迷?
能够沉迷并非全无意义。成年人能够为某个爱好投入绝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其实也意味着某种自由,并不存在千篇一律绝对正确的人生轨迹。大到结不结婚买不买房,小到粽子吃甜还是吃咸,我们的社会正在渐渐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确答案。学会发自内心地说出“你开心就好”,往高大上里说,其实正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从另外一方面讲,今时今日,能够沉迷背后也是时代的前进和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比如追星,过去无非是看他的作品,偶尔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八卦,买几张大头贴纸,所耗精力始终有限。但现在,有路人的巧遇、粉丝的跟拍、偶像的微博、层出不穷的榜单、种种代言商品……只要你愿意为一件事投入热情,就有能力和途径通过种种方式随时随地获得排山倒海的信息,直到填满你所有的“碎片时间”。
但仅仅如此,爱好未必就一定会“成长”为沉迷。二者的差异,在于能否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否自我控制。我的朋友们也多少在这两点上遭遇了困境。在“能够沉迷”和“终于沉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客观上,有“偷偷推一把”的冰冷的商业法则——你想要看就不断创造条件曝光,你想要投入感情就花样百出地调动你的感情,说到底,就是想方设法地让你沉迷其中,从欣赏内容变成痴情粉丝。由此“粉丝经济”才能借助感情投入,最大程度地榨取价值。
主观上,则是无法面对现实的逃避心态。心理学上说,所有自发的沉迷绝大多数源于对痛苦的逃避。时代的飞速前进,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职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包括结婚买房、子女上学、父母养老等一系列现实困难,都让“80后”“90后”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将大把精力投入与生活毫无关系的精神层面,其实也是希望创造一个脱离现实的“蜗牛壳”缩在里面,假装可以和现实世界并无交集。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人们从此做起了当年总觉得只有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情,毫不吝惜地以热爱之名付出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但沉迷总是在破坏着人们和世界之间的正常关系,偶一为之或者减压,但终究不能持久下去,我的朋友们也在寻找着解决之道,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先承认现实——快回头,你是在沉迷。
看球的朋友A这半个月来一直在加班追上进度,他说:“我跟自己说,世界杯4年一次,放纵一下还可以,但你人生最想要的不是用户觉得你产品做得好吗?”划出底线,确定重点,这是他的解决之道。
追星的朋友B花了半天时间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她说:“之后发现最让我焦虑的是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大概就是这样,才会对毫无关系的人特别投入感情,我已经开始投简历了,忙起来果然就不会这么沉迷。”找到问题,面对问题,这是她的解决之道。
看花样滑冰的朋友C报了个俄语班,她说:“俄罗斯是花滑大国,我平时也用翻译软件看了不少俄语新闻,这次正经学一学,至少也算是掌握了一门技能。”着眼爱好,寻找与现实世界的新交集,这是她的解决之道。
成年人的沉迷,始终只能是现实世界的调味品,人们有选择爱好的自由,同样应该有控制分寸的能力,我希望朋友们的选择都能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