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研讨有助创新完善宏观调控
曾金华

近日,一场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积极”的讨论受到广泛关注。财政政策事关重大,这个话题成为社会热点,引发广泛讨论、理性思考,从创新和完善政策的角度看,不失为一件好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财政提出了明确定位——“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关系国计民生。正因为如此,财政支出、预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个税改革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甚至成为热门话题。

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例,个税制度关系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同时更涉及千家万户利益。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中国人大网信息显示,截至7月18日,已提意见数超过11万条。通过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争取“最大公约数”,更好完善制度。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等措施,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个税的讨论一样,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讨论,也有利于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财政政策的运用逐步成熟,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对。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11年,扩大赤字、加快支出、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和完善,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积极财政政策措施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相应调整,比如,每年对赤字率的确定、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严格管理,等等。

与此同时,包括赤字率、减税降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在内的政策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成为这次讨论的焦点,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可以说,充分、理性的讨论对创新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讨论的过程也是宣传政策的过程,能够使社会更加熟悉、理解政策,提高共识,促进政策的落地生效。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讨论中,谈财政政策的运用,必然涉及货币政策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政策手段,它们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

因此,没有必要把这场讨论视为部门或者领域之争。我们相信,理性的政策研讨有助于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