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产业前沿的“无人区”,培养年薪诱人的毕业生
高校发展人工智能“三步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 颖
浙江工业大学研发的互动协作机器人可以识别人的动作,并做出相应的模仿。 佘 颖摄

教育部近日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中国高校要分“三步走”,到2030年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人才高地。当前,高校如何强化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带动我国人工智能总体实力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两年中国高校对人工智能专业的热情高涨。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今年,全国高校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已布局建设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但客观而言,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热度是从企业开始的,无论是国内的BAT,还是国外的谷歌、亚马逊,都资金雄厚且拥有各类大数据,几乎成为各种先进技术的诞生地和试验场。高校的人工智能研究和企业之间有多大差距?学生在高校的人工智能课堂能学到什么?毕业后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年薪百万元?

注重前瞻性研究

准确地说,它是一只大鼠,背着摄像头,脑袋上还插着3根电极——这是浙江大学2006年开始研究的增强视觉脑机互动。

“通过摄像头,视觉识别地上的箭头是向前走、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把信息通过电极刺激下达给大鼠脑部,让它按照指令移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潘刚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一技术目前世界领先,如果能够在人脑探索上有所突破的话,可以用于对植物人、渐冻人的辅助治疗。

“我们正计划跟浙江大学医院合作,寻找自愿参加的病人。但是在10年或者20年里,这项技术可能都无法商用。所以,项目是在国家的专项资金扶持下开展的,企业暂时不敢涉及。”潘刚说。

“企业无法研究的领域,正好是高校的空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王万良认为,高校的特长是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是探索人工智能的“无人区”。“高校没有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可以花时间、精力、资源去探索可能几年之内都没有办法出成果、没有办法商业化的基础研究。”王万良说,“但公司有盈利压力,不太可能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去研究一项短期内无法商用的技术”。

清华大学同样从脑科学切入,去年成立了清华脑与智能实验室。“实验室不是侧重于支撑现实性人工智能主流应用,而是着眼未来应用的主动布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说,清华还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基本理论框架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研究,“因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竞争力取决于算法的创新能力”。

目前,清华与腾讯、搜狗公司战略合作超过10年,一大批研究成果被应用到腾讯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也开展了多项合作。在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内容涉及多个专业

浙江大学1978年就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1987年招收了第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是国内最早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高校之一。面对这一波人工智能专业热潮,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吴飞很淡定,“专业叫人工智能还是机器学习并不重要,学什么才是重要的”。

人工智能学科是一门复合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确定的人工智能学科包括7个方向,涉及机器学习、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撰写的论证报告则包含了5个二级学科,涉及脑认知机理、知识工程和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

“从定义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涉及多个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又非常快,所以高校必须建立一个课程体系的内核,包括数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计算机等等。”吴飞还注意到,当前人工智能学科体现出泛化专业特征,不是只有人工智能学院才可以教,“因此新设立的学院一定是前沿型、复合型的,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医学等方向的课程”。

清华大学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同样始于1978年。尤政介绍,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清华在体制机制上做出了创新,比如跨院系的教师兼职制度,计算机系的教授可以在生命学院兼职;还出台了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对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

关于人工智能最大也最诱人的“传说”,就是毕业生轻松拿到百万元年薪。对此,王万良自豪地说:“刚毕业不一定能达到百万元年薪,但是研究生肯定是不愁工作的,被抢着要。”采访中,几位教师也对记者表示,许多毕业生年薪都是40万元左右,一两年之后就能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年薪百万元并不夸张。

挣钱多但是知识比较高深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到底该怎么学?答案是校企合作。

在浙江工业大学的一个教室里,七八个学生正在格子间里编程。这里是学校独创的模拟企业,引进了远传技术等多家公司,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进企业。“实习之后才发现,企业使用的技术已经甩了学校课堂几条街了。”一位学生说,老师虽然也了解最新理论,但教材还没有更新,他们是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会新技术的。

经过1年多的磨合,这个教室里的学生最后都留在了远传技术公司。

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学的合作则更进一步,直接让浙江大学的教授挂着阿里的工牌到阿里上班,出资替教授组建团队,并联合培养博士后。阿里技术与战略部的负责人李贝告诉记者,2017年双方成立了阿里浙大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探索了一些合作的新机制。

“比如浙大的某位老师要组建团队,如果浙大想请最好的专家、留住博士后,可能给不起丰厚的薪资,但浙江大学和阿里合作,就可以由阿里来提供一个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帮他在全世界组建团队。”李贝说,双方还协商好,研究成果4年之内归学校,学校可以用于申请项目、发表论文、评职称等,阿里可以无偿使用,4年之后成果转回阿里。

合作一段时间,双方已经拥有了三维虚拟客服机器人、用户服饰搭配推荐、实时布料仿真等成果,不少浙大学生也因此留在了阿里巴巴,拿到了传说中的“高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