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新源解析报告显示
北京PM2.5本地排放移动源占比达45%

本报讯 记者杨学聪报道:北京市日前发布新一轮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成果: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区域传输占三分之一。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区域传输贡献上升,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占55%至75%;而在北京本地PM2.5来源中,移动源占比达45%。

PM2.5是空气动力学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粒子的总称,来源非常复杂。源解析就是通过建立污染源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以确定大气污染治理主要对象和优先顺序。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开展并完成了“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得出新一轮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移动源中在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最大,扬尘源中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并重,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和印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工业行业较为突出,生活面源中生活溶剂使用等约占四成。”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表示,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现阶段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约占12%。

北京市环保局长期以来持续组织开展颗粒物监测、研究和来源解析等工作。早在2014年,北京就发布了上一轮PM2.5源解析数据。“时隔4年,本地排放来源贡献发生了较大变化。”刘保献说,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源占比明显上升,达到45%,在全年不同时段及空间范围内,均是本地PM2.5的首要来源,是上一轮解析结果的1.4倍。

该研究同时发现,区域传输对北京PM2.5的贡献有所增加。从全年平均来看,区域传输对PM2.5年贡献率为34%±8%,比上一轮源解析结果略有增加。

源解析被视为政府出台相关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2013年开展、2014年发布的首次PM2.5来源解析结果,为北京制定和实施2013年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此次最新研究结果,将对北京未来的大气污染治理带来哪些影响?多位环保专家建议,未来北京要进一步强化对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的治理;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的应急联动;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