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新泰建光伏大棚镇
棚上绿色能源 棚下绿色蔬菜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肖根法
图为前羊村菜农在光伏大棚内忙碌着。
崔仲恺摄

眼下正是蔬菜上市季节,日前,记者走进山东省新泰市翟镇一个光伏蔬菜大棚,前羊村村民徐勤利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他告诉记者,一个大棚能产2万斤西红柿,“一年挣2万元没有问题”。

如今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昔日却是一片采煤塌陷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泰市累计开采约4.7亿吨煤。由于长期开采,引发大面积地表斑裂和塌陷,形成了129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徐勤利所在的翟镇最为明显,当地三分之二的耕地出现了大面积沉降,农民房屋受损严重。

“我们村原来的房子不少都是危房,一遇到阴雨天,基本上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住在那样的房子里经常悬着心,增收致富就甭提了。”徐勤利说。

近年来,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新泰市顺势关闭了9家资源面临枯竭的煤矿,并对2.8万亩塌陷地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同时统筹推进村庄搬迁、新型城镇化等。尤其是近两年,新泰市通过农光互补项目,推动主导产业由“黑色”转向“绿色”,并积极争取政策,使国家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中的2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成功落地新泰。据介绍,这一项目由企业统一建设高标准农业大棚,再利用大棚后墙体架设光伏板,农民根据意愿租赁大棚搞种植。一个大棚一年租金5000元,“算来算去,还有经营收入。”徐勤利和本村的40多户村民一起,以合作社的名义联合租了66个大棚。

去年9月份,新泰市20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一期项目集中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以农光互补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新泰市已建成像翟镇那样的农光互补项目6个,年均发电量6亿千瓦时,发电收入达5亿元,1.5万农民因此实现家门口就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