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两点,北京人艺发布了话剧《茶馆》的售票信息。两个小时后,就有观众在剧院门口排起了队。晚上11点多,现场就排起三四百人的长龙。《茶馆》是戏迷们最期待的剧目之一,每次上演都一票难求。
1958年,焦菊隐、夏淳将老舍的《茶馆》搬上北京人艺的舞台,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等担当主演,一经演出便大受欢迎,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史。60年间,话剧《茶馆》演出了近700场,先后上演了至少7个版本,每轮演出都聚集了北京人艺的最强阵容。《茶馆》本轮上演同样如此,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龚丽君、吴刚、冯远征等都参与演出。
《茶馆》60年热度不减,反映了大众对高品质艺术作品的渴求。我们常常看到,流行的、通俗的文化消费占据着大部分的文化艺术市场,但真正具有一个时代生活、文化和精神影响力的却是高雅、严肃、经典的文化艺术。
当代社会的文艺生态,应该怎样呈现呢?一般来说,文化艺术应该是普及的、日常的,渗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当中,这是文化的大众化特点。但是,文化艺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普通的层面上,它还必须有一些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触及我们生命和灵魂的内容。这就是说,文艺创作除了有流行的、时尚的、繁华的部分,还必须有深层的、博大的、宏远的内涵意蕴,有代表时代精神、构建主流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显然,当下那些低端化的娱乐至死的文艺作品,是承载不了这个担当的。
今天,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丰富,满足着大众的欣赏和娱乐的愿望。但是,与文艺本身的功能相比,其品质却是欠缺的。我们需要那些高雅、严肃、经典的文艺作品,让他们充分发挥激励、引导的作用。要把重视思想的内涵、美学的品位和灵魂的探索,作为文艺作品的发展目标和境界,并使之成为我们创造优秀文艺作品的自觉的文化意识。
身处于文化多样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快餐的盛行和轻阅读的浮光掠影,对传统艺术经典的欣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当代国人该怎样面对像老舍《茶馆》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所创作的传统艺术经典,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