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位于江苏省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赫联(海门)工业园内,多幢标准厂房正加紧建设。该工业园盘活当地一家破产企业的存量土地资源,整治改造了原有的8万多平方米旧厂房,同时新建厂房20多万平方米,目前已吸引6家先进制造企业签约入驻。
“去年以来,有3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却未新增一寸建设用地。”海门市委书记陈勇介绍。海门巧用“加减乘除”破解用地瓶颈,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给予海门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做加法,从资源挖潜中“扩”地。海门一方面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村民集中居住,将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纳入村镇建设用地控制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用地。同时,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市内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市级计划指标交易平台,调剂“规划空间、农用地、挂钩、占补平衡”四大指标使用,既调动了区镇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性,又满足土地不足地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连续26年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海门去年完成增减挂钩复垦7825亩,实现市域内指标流转交易面积1513亩,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指标保障。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大项目集聚地,土地资源紧张。去年,总投资超10亿元的大艺智能机电项目落户,通过指标调剂后,满足了该项目100亩用地需求。目前项目主体厂房已建至尾声,预计下半年竣工投产后,年可实现应税销售15亿元,利税超1亿元。
做减法,从闲置低效中“盘”地。海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项目用地专项清理行动,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双向选择、依法处置,鼓励、引导企业对破旧厂房等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让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
冠东车灯有限公司通过减少场地、以旧改新等举措,新增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土地未增效益倍增。2017年,海门共消化处置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土地305宗12574亩。此外,通过合理调配陆地、海岸和海洋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新增建设用地空间30400亩。
做乘法,从“无中生有”中增效。海门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利用现有项目和资源进行外资嫁接,通过增资扩股,零增地技改,扩大企业产能,在内涵发展中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通光集团与印度斯德雷特科技公司强强联手,专注于光纤和光棒的研发生产,并在30亩的土地上不断加大有效投入,去年亩均应税销售和税收分别超过了1200万元和150万元。依科过滤设备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上自身的成本优势,在20多亩的土地上连续多年入库税金超过2000万元。海门扶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亩均税收超过20万元的工业企业占全市应税销售超2000万元骨干企业数的近三成。
做除法,从“腾笼换鸟”中提质。海门严控项目质量“入口关”,从产业导向、投资强度、环境保护、发展前景等方面评估考量,将项目划分为优先保障、调整优化核减和限制等3个供地级别,同时构建起“一企一人”“一地一卡”全程跟踪监管模式,对竣工项目各项建设规模指标进行联合竣工验收,通过精准化配置,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液压件厂因经营亏损,造成40亩土地资源闲置,后由白兔集团盘活改为经营高端纺织,年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去年以来,海门在将86个低质量项目拒之门外的同时,吸引了总投资超100亿元的豪华邮轮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的皓晶高端玻璃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将有限的计划指标用在“刀刃”上,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