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6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吴来村已10载
本报记者 孙潜彤

现在,村民们打心眼里喜欢小吴。10年前,吴书香作为辽宁省选聘的首批“大学生村官”,来到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堡村。从不被理解、感到委屈到获得村民认可,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吴书香笑着回忆那扎根农村10年来的点点滴滴,眼角含着泪花。

2008年,大学毕业的吴书香不顾家人反对,抱着“大干一场”的热情,主动应聘到官立堡村做了一名村主任助理。

“先当村民,后当村干部。”为了“融入”村子,小吴觉得转变要从自身改起。她开始学说当地的方言土语,和村民一起插秧、开拖拉机、剁白菜……清三堆、修作业路,她抄起工具就走……许多村民打赌这个小姑娘干不长,没料到在自家门口天天都能看到她。

吴书香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可她骨子里的率直脾气没有变。村里核发受灾水田地补偿款,村委会把丈量的任务交给了小吴。有几户向她暗示说,绳子松一点,村民就能多得点补偿。小吴一点不让,绳子拽得紧紧地,结果惹得一位村民当场翻脸:“你个外来人,想干啥?”村里修边沟,小吴负责给每户发一根水泥管,一位大爷非要拿两根,两句话没说到一起,大爷一巴掌就把小吴的记录本打在地上。

小吴心里委屈:“一心想给村里办实事,怎么这么难?”可村支书的一句话给了小吴很大触动:“既然是真心想为村里做事,为什么不能让大家理解呢?”村官难做,不是难在地里摔跤,而是难在让村民真正认同。

要让村民们认可,得先让他们受益。小吴发现,村里农户多数以种植水稻为主业,但生产和销售的模式落后,许多优质水稻丰收后,只能以原粮低价被收购,被别人磨成大米后贴上商标就能在超市卖出好价钱。小吴琢磨着:“能否做成自己的大米品牌?能否通过‘互联网+’销售?”

小吴提出联合其他村发展绿色大米种植的创业项目,并向团市委申请到了150万元创业贷款。一些农户听说后,主动提出愿意试试:“小吴,你对农业管理挺有把握的。绿色种植是个方向,你带着我们干,这米肯定能卖出好价钱!”

村民的支持给了小吴很大动力。她一边发动周边亲友资源揽来订单,一边自己跑到沈阳高档小区发传单,然后又拉来生物菌肥的赞助,免费发放给农民。秋天,官立堡村的绿色大米以每公斤8.4元的高价全部卖给了广东客户。2017年“双11”,经小吴在网上推销,官立堡村的“天下第一屯”大米在全网销售位列第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