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临邑
边角经济年“抠”出260多万元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任刘黄
山东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利用边角地块开展葡萄、紫薯套种。王金虎摄

这两天,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林子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张丕俊正领着村民们在核桃林下种植油葵。去年初,这个不足300口人的小村开展闲散地整理,无偿收回101亩集体土地并建成村级产业园,当年集体收入5.7万元,其中,64亩地栽植核桃,仅树下间作地瓜、油葵等收入就达2.7万元。东张村不仅变美了,而且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去年以来,像东张村这样唤醒村域沉睡资源的“边角经济”发展模式,迅速在临邑县65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推广,开发利用闲散土地2200余亩,年收益260余万元。

临邑县理合务镇牛家村村民有养殖传统,家家户户临街一侧都有猪圈、牛圈等,后因环保整治等原因叫停。去年初,牛家村村委会清理出了40亩闲散地,与一家苗木公司合作种植紫叶李、木槿等,收入由公司、村集体、贫困户三方按比例分成。省定贫困村宿安乡邢仙龙村房前屋后闲散地较多,当地争取部分扶贫资金清理零散地13.2亩,种植葡萄、薯类等,交给村里贫困户管理。该村五保户邢召法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帮着村里打理这些闲散地,活不重,一年额外收入约2000元。

目前,临邑县开展试点的68个重点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村班子的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