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聚焦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实推进精准扶贫,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一笔笔重大资金不断注入,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后劲进一步夯实
日前,记者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只见一排排独具民族特色的新居整齐排列在村道两边,村民们面带笑容,气氛十分祥和。
青海藏区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省藏区总人口106.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藏区地广人稀、点多面广,海拔高、条件艰苦。对此,青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藏区6个贫困县(行委)摘帽、164个贫困村退出、5.25万人脱贫。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今年,青海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果的意见》,明确了在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后的扶持政策。
“530”贷款破发展难题
海晏县金滩村村民杨生寿告诉记者,他和母亲因患病需长期治疗吃药,因此欠了不少外债,可又无法出去打工。“养了几只牛羊,一年的收入不足2000元,入不敷出。”杨生寿说,由于缺少资金,牛羊养殖难以形成规模。后来,在“530”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帮助下,2016年杨生寿贷款5万元买了200只羊羔,经过一年养殖,到去年底已经发展到300只羊,全部卖掉后不但还清了贷款,还净挣6万余元。
“‘530’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即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全额贴息,免抵押、免担保贷款。这让全县贫困户都能享受到普惠金融优惠政策。2017年贫困户获贷率达到66.7%,比2015年提高48.5个百分点。”海晏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苏子珍说。
2014年,海晏县作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率先开展了以金融扶贫资金带动地区发展的创新模式,切实解决了昔日贫困村“要发展、想发展、没有钱”的难题。
金滩村党支部书记蔡德全介绍,金滩村位于海晏县东部8公里处,共有农牧民248户877人,截至2016年底,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6725.5元,全村2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幼儿入园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100%。脱贫以后,除了通过原来的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以外,金滩村还积极引导村民自我发展,成立能人议事会,把村里的致富能人纳入到村两委班子,让他们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继续发展壮大合作社,为因重病和无能力发展的贫困户分红。
拓宽渠道补民生“短板”
“我因为在村里没有房子,所以很早就带着家人来到县城了,一家人在县城租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生活来源就靠平时打零工和卖牛奶。由于自己长期患病吃药,家里的生活很困难。2016年,有了易地搬迁精准扶贫项目补贴的10万元,我自己只掏了1万元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一家人也从破旧的小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房子里还有暖气,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县城主街道边上一个铁皮屋子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织合乡多玉村村民华青加和妻子正在照应自己的摊位,里面摆满了装着新鲜牛奶的塑料桶,还有几桶自己做的酸奶。
华青加每天早上从附近的村子以每斤7元的价格收购牛奶,拿到自己的摊位上再以每斤8元的价格卖出去,多余的牛奶就做成酸奶卖,一桶酸奶能卖40元,一年下来大概有4000多元的收入。此外,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林管员的工作,一年下来有1.56万元的工资,还有7048元的分红收益、草原奖补资金和低保金等政策性收入,2017年全家收入达到6.6万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6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左志光告诉记者,2016年年底,青海省国土厅帮扶多玉村3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村委征求村民意见后买了462只生产性母羊,由卖方负责养殖所用的人工、草场和饲料,由贫困户代养。到2017年年底,按照30万元本金的10%给贫困户分红。当年,村里的贫困户人均分红收入达到1250元。针对村里的6户无自我发展能力的低保贫困户,根据他们的意愿,将每户的6400元产业到户资金入股到扶贫产业园的宾馆,年底再以本金的8%分红,平均每人能拿到512元的分红。
为了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多玉村还组织成立了布恰民族用品合作社,通过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技能,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去年入股到合作社的贫困户通过分红,每户增加了1200元的收入。
“这几个方案对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很明显,所以后续的巩固提升工作就是要继续把这3件事做好。”左志光说。
“因病致贫、丧失劳动力、产业发展单一、没有一技之长等,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其中因病、残、老、弱致贫的贫困户占多数。”天峻县扶贫办副主任扎西才让说。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目标,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天峻县把后续产业培育、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先决条件,充分利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资源禀赋,积极扶持培育扶贫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每个搬迁村至少有一项扶贫产业、每户有一项增收项目,让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预期目标。
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贫困村实施提升工程的关键。近两年,天峻县着力补齐全县10个乡镇62个行政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住房改造、人畜饮水、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短板”,新建畜棚1781座,维修畜棚1013座,在全县9个乡镇58个村新建机井719眼、管道8848米、维修管道3667米,解决了5968人、11.45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
壮大产业保稳定增收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查达村村民索南才让家里,记者看到了由贵德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为他颁发的脱贫光荣证,上面显示,2017年索南才让一家人的收入达到了2412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021元,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国家现行脱贫标准,确认他们一家人自今年1月份起光荣退出贫困户行列。
因为妻子和女儿患病需长期吃药,花光了索南才让家为数不多的积蓄。索南才让萌生了牛羊养殖的想法,可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刚开始只买了两头小牛。2016年,在第一书记马忠福的引导下,索南才让用6400元产业到户资金又买了4头小牛,现在,家里已经有10头牛了。“等到八九月份牛价上涨的时候,卖掉3头小牛,估计能卖1万元左右,然后再买3头品种好一点的西门塔尔牛养起来,到下一年再卖出去,这样循环下去收入会稳定增加。”索南才让说。
马忠福介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按照省里提出的“八个一批”扶贫项目,利用50万元村级互助资金和村里170亩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落实“530”贷款34万元,让村里的26户村民通过产业发展受益。到2017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3900元以上,根据中央和省州县的“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已经达到脱贫标准。
“虽然去年底已经脱贫,但后续产业发展还不能放松,还要再加一把劲做好巩固提升工作。要在继续做大做强牛羊养殖产业,不断调整改良牲畜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加大扶持有技术有能力从事机械运输和出租业务的村民壮大发展规模,为他们做好信息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逐渐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贵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李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