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勤劳肯干才能脱贫
程荣恩

我今年67岁,家住江西抚州市黎川县最偏远的西城乡余坑村。我老伴去世得早,多年来我和右腿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住在破旧的杂木老房子里,靠种植几亩水稻勉强度日,日子过得很清苦。可最让我揪心的,是儿子已经30多岁了,仍然单身一人,娶不上媳妇。

然而,近两年来,发生在我家的喜事一件接一件。我家先是脱了贫,政府帮着盖起了新房子,接着单身多年的儿子也娶上了媳妇,我就等着抱孙子了。这桩桩喜事,多亏了国家的扶贫好政策,以及帮扶干部们对我家的帮助与支持。

记得2014年,我家被列为县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乡里为了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多次召开脱贫动员大会。第一次开会时,我特意坐在最后一排,心里嘀咕:“都穷了这么多年了,又没资金,政府能帮我们脱贫吗?”说实话,当时我心里充满了怀疑。后来,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向我宣讲扶贫政策,建议我利用余坑村优越的生态资源,学学养鱼、养羊的技术,靠养殖脱贫。听了帮扶干部的讲解,我动心了。

很快,帮扶干部帮我家申请了3万元贴息扶贫贷款,建起了8个总面积共计20亩的鱼塘,还买了17头羊。我和儿子分工,我养羊,他养鱼,父子比着干。帮扶干部还时常上门给我们送技术、送政策,为我们打气,我这心里充满了感激,更有了信心和底气。

2017年春天,儿子投放了1万多尾鱼,到年底出塘2万多斤,纯收入4万元;我卖了20头羊,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我家纯收入就有5万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此外,驻村“连心小分队”还为我们联系了一家中药材公司,帮助我家接下药材公司的订单,培育药苗。

更令我高兴的是,2017年乡政府利用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为我们建起了新房。去年底,儿子还被评为县里的“最美脱贫人”,受到表彰。如今,我也可以在村里昂头挺胸、底气十足地走路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