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广东)论坛期间,国内城镇化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来到风景宜人的惠州市潼湖湿地,考察绿色生态小镇——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的城镇化实践。
在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基本形态是“夹工夹农夹三产”的产业空间、“夹城夹镇夹村落”的城市空间、“夹山夹水夹绿带”的生态空间,这些特征在潼湖科技小镇都得到了体现。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坐拥周边深圳、东莞等地的产业链辐射资源,加上得天独厚的湿地景观,令小镇吸引了思科公司、深圳物联网协会等物联网行业的知名企业及机构入驻。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划,这里将被打造成“广东硅谷”、世界级物联网及智能应用产业基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里的一颗明珠。
“这是碧桂园启动产城战略以来的首个产城项目,也是集团城镇化项目发展到3.0版本的代表之作。目前,碧桂园已签约科技小镇项目50多个。”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兼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自豪地说。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朱剑敏此前介绍,携手思科公司是科技小镇打造智慧城市的强大技术后盾。碧桂园与思科携手建立了“一院四中心”,即智慧生活研究院、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中心、智慧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大数据云中心、思科网络技术培训考试认证中心等,共同打造集科技、创新、生态和智慧于一体的智慧城市项目。未来,双方战略合作将从城市运营、社区管理、物业服务拓展到智能家居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智慧城市目标,打造产业互联、智慧互联、场景互联、生态互联、交通互联的5S智慧互联城市。
除了与思科合作,碧桂园自身也在进行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居的研究,例如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心家智慧社区3.0,以社区安防智能化为核心,整合智能家居、家庭安防、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产品,并与物业服务、社区O2O、社区金融等第三方服务进行融合,在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推动物业升值。
“历经26年发展,碧桂园从广东顺德的一个小型房企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可以说,我们既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度参与者,更是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直接受益者。”朱剑敏说。
据了解,碧桂园的城镇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1.0版本的刚需大盘,2.0版本的三四线高端改善型住房和3.0版本的产城融合科技小镇。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房地产市场住宅总量不够,需要大量建房,城市经济功能也需要向外扩张,碧桂园就在一线城市郊区开发了满足首套置业刚需、规模在万亩左右的大盘及超大盘。
后来,我国逐渐告别住房短缺时代,但缺乏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好房子,碧桂园就在三四线城市较好的区位建当地最好的小区。
而今,城镇化发展不仅要解决土地的城镇化,更要解决人的城镇化,这意味着除了要满足居住需求,还要满足就业及培育先进产业的需求。碧桂园的产城融合科技小镇应运而生,它在优先发展生态友好的高新产业的同时,利用26年来的“造城”经验,配套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多重资源,实现职住一体、宜居宜业。
如何将科技小镇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碧桂园最重要的举措是“产业先行”。为实现产业导入,碧桂园与不同实力的企业展开跨界合作,目前已聚集包括思科、富士康、李开复创新工场、清华大学、中科院综合研究中心在内的企业机构1200余家,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型交通、创新服务等8大产业资源,助力科技小镇形成完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联盟。
为支持入驻企业的运作,碧桂园依托自有基金并联合产业基金机构,合理撬动社会资本,设立200亿元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和300亿元清华碧桂园科技创新基金,为入驻企业开辟特色金融通道。同时,碧桂园通过重资产运营,打造完善的企业配套和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轻资产运作,助力企业加速成长。
为了给科技小镇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碧桂园还实施了针对高端人才的“未来领袖”计划,迄今为止已吸纳来自麻省理工、哈佛、剑桥、牛津、清华等全球顶尖高校的优秀博士约1000名,涵盖高新技术、数字创意、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领域。
碧桂园在科技小镇方面的探索引起了专家们的热烈讨论。“潼湖科技小镇吸取了我国特色小镇缺乏产业而出现的‘产城不融合’问题,以新一代智慧产业为主导,在理念和规划上初步具备了战略上的先发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智慧小镇的引领者。”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表示。陈鸿宇则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当前需抓住机遇,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加快改善大湾区人居环境,潼湖科技小镇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碧桂园能够迈出智慧小镇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今后在如何挖掘‘智慧’潜力,把最新的技术和模式植入其中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