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大连市
守护好这片生态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大鹏
在大力保护和治理下,大连市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图为大连夏家河子海滨,海水清澈,海岸线上绿草如茵。 本报记者 苏大鹏摄

从“海洋资源大市”到“海洋经济强市”,将治理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政府牵头、科学规划、社会共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连作为我国沿海地带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旅游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全力呵护海洋这一经济发展“命脉”

被渤海、黄海环抱其中的辽宁省大连市,是我国沿海地带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旅游城市,更是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枢纽。正是2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让大连在区域发展中极具优势。随着一系列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大连在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作用越发明显。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使用海洋资源,始终是大连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海水越来越蓝

4月份,随着天气转暖,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夏家河子海滨又开始热闹起来,不少游客和市民在洁净的沙滩上悠闲漫步。一位附近居民对记者说:“海边的环境越来越好,海水越来越蓝,看着舒心,捡点海鲜吃着也放心。”

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市民感到放心和舒心,更为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着美好前景。

大连三面环海,拥有全国1/10的海岸线,海岛541个,海域广阔,岸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面对优势资源,大连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陆海联动防治海洋污染、海洋保护区保护、海洋环境生态修复、推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目前,大连市已发布《大连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相关部门坚持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对陆源入海29个一般排污口和1个重点排污口进行密切监测;建立海洋工程和倾废环保监管等分级责任制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对海洋工程建设,实施事前评价、在建监督、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最大限度地减轻海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2016年,辽宁省在黄海海域实施生态红线制度。按照“保住生态底线,兼顾发展需求”宗旨,大连的黄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面积10147.2平方公里。

护好经济发展“命脉”

日前,记者在长海县獐子岛镇马坨子岛附近岸边看到,运沙船上的沙石土正被一车车地卸下,对海岸带进行回填修复。作为当地海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獐子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将修复海岛陆域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设194米长的防波堤。

据介绍,大连市按照国家关于海域海岸带整治与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大投入,启动重点海域治理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现已累计投入15亿元以上的生态修复资金,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启动重点海湾、岸段和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开展植被修复、海岸加固、沙滩整治、海岛整治等。像老虎滩湾生态整治修复项目,清淤12万立方米后,使海湾环境得到彻底改变;普兰店湾水域拓宽至1000米,形成45公里环海湾沿岸景观带。

大连还不断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力度,建立大连旅顺口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长山群岛等4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王九岛海洋景观等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492平方公里。

自2013年以来,大连市累计投入1.85亿元实施生物恢复增殖放流工程,放流各类苗种121亿尾,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保证了近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域整治修复等工作对于有效保护海岸和近岸海域的资源环境,提升海岸和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大连会继续加大海域生态整治修复工作力度,确保海域生态整治修复工作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开展,努力打造“水清、沙净、滩美、人乐”的海洋生态环境。

打造全新治理机制

2015年,大连旅顺口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批,使得整个大连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作为大连传统的海滨旅游点,旅顺口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条件和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体系,当地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58%,一二类优良水质海域面积占全区海域面积的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90%。

为更好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旅顺口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海上漂浮物打捞机制探索工作,实现对全区近岸海域海上垃圾的常态化清理,积极探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滩长制”。据介绍,“滩长制”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由当地海域具有威望的渔民或船长带领居民保护海洋,充分发挥渔业安全员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比如一旦出现海上有油污或是出现盗挖海砂、破坏海岸线的行为,滩长就立即会组织周边的渔船过去处理。

甘井子区的渔政执法检查、渔业资源管护与修复、海洋污染防御等工作在当地堪称“样板”,其打响的海洋生态保护“五大战役”,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切实保护着海洋生态。

按照统一部署,甘井子区把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全面打好以禁用渔具剿灭战、三无渔船清理战、渔业资源修护战、伏季休渔保卫战和海洋污染防御战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生态保护“五大战役”。同时,甘井子还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方案,对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站位进行了合理调整,增加了16个监测站位,保证重点海域有监测站位、主要浴场有监测站位、全部海域有监测站位的“三有”监测模式,达到监测站位分布全覆盖的效果。

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实施“生态质量提升工程”“蓝天碧海工程”和“青山生态系统工程”,一直是大连长海县对当地发展的根本要求,围绕这些工作,当地正全力打造“国际生态岛”。目前,长海县已经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为保护好长海的各个生态海岛,当地采用了“5+X”模式和生态保护“黑名单”制度,定期对责任部门环保重点问题整改和诉求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督察督办,督察结果纳入责任部门绩效考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