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的故事洋溢着青春朝气,但又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故事。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世界、一段青春,同时也是一个梦想
北京陶然亭公园鲜花盛开的湖心山丘下,有两座墓,分别安葬着革命先驱高君宇和石评梅。高君宇的墓碑上刻着他的自题诗: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在距离陶然亭不远的北京天坛艺术中心,上演了山西演艺集团、山西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打造的音乐剧《火花》。高君宇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早期成员,中共山西省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病逝时只有29岁。本剧再现了他如“火花”般绚烂、如“宝剑”般锋利的战斗经历和追求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
高君宇的故事洋溢着青春朝气,但又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故事。他奋斗的青春蕴含着精神的力量。这正是音乐剧的思想价值所在。山西演艺集团董事长、《火花》总策划贾新田介绍:“最开始我们想讲述这样一个年轻人冲破家庭的桎梏,走上奋斗道路的故事。我们也曾经在高君宇和石评梅爱情的取舍上有过彷徨。后来我们认识到,高君宇对革命道路的选择高于高石之间的爱情,尽管他们的爱情也可歌可泣。这就奠定了这部剧的主旋律底色。”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山西省委号召党员干部学习“红船精神”。“学习‘红船精神’提升了这部音乐剧的思想价值。对于高君宇身上所体现的‘红船精神’,我们是一步一步清晰起来的。”贾新田说,“高君宇不仅仅是那一代革命先驱的代表,不仅仅将青春、热血献给理想和信仰,他也是‘红船精神’的优秀代表。”参与音乐剧的每一个人对“红船精神”的内涵都能倒背如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部歌颂青春的音乐剧,也是一部为青春所感动的作品。《火花》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剧杨硕正是被高君宇的青春所感动,才以更大热情来讴歌那一代人的青春的。2014年秋天,杨硕到山西进行采风。他们来到高君宇位于山西娄烦县的老宅,参观他的生平事迹展。“那是我山西之行最受触动的一天。”他说,站在高家窑洞顶的场院上,看着脚下曾经属于高家的秀水青山,忽然产生了巨大的疑问:是什么动力,让高君宇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投身革命?又是什么让他在艰险的革命历程中至死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仰?
“这也许是我创作音乐剧《火花》的原动力。”他回京后找到导演,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高君宇的一生为出发点,探寻他投身革命并坚定信仰的根源,从高君宇著名的自题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中选取作品的名字——《火花》。“从那一天开始,这个代表着青春和理想的名字,伴随了我整整一年时光。”他说,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世界、一段青春,同时也是一个梦想。
《火花》区别于一般舞台剧的叙述方式,以一种片段式的结构,来展现高君宇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自我成长。它并不像传统作品那样存在着一个反面角色,而是通过高君宇参与到历史事件中,展现其内心世界。在作品中,高君宇以一个灵魂的形象而存在,时而进入历史成为参与者,时而又冷眼观察成为评述者。这种方式更容易带领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拉近历史与现代的距离,让观众了解英雄在历史大潮中成长的心路历程。
这次创作,使杨硕对青春也有了新的理解。他说,坚持理想的人最可敬、最可爱。理想的宝剑依旧闪亮,青春的火花永不熄灭!
高君宇扮演者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国家二级演员白雪剑。以前,他对高君宇知之甚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们多次到北京大学,到山西的高君宇故居、石评梅故居采风,又查找史书资料。他说:“我深深崇拜这位英雄,被高君宇和石评梅所震撼。参演《火花》后,我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学到的是我们的信仰不能再流失,从吾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