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文山风景秀
□ 郭静原
图为纸伞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庆正在制作纸伞。 郭静原摄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到今年4月1日,就走过了60个年头。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11个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从古老神秘回归质朴安宁,民族文化的魅力正诉说着一桩又一桩传奇。

初春时节,“世界三七之乡”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这个展览让我们有机会感受文化文山的秀丽风景。

寻物:火红土地孕育希望

展览上派头最大的属文山三七。它生来便是一种奇异的红花,非常脆弱,只能生长在中国西南边陲1800米的高山上。谁又能想到,正是这片红花,使辽阔的红色高原上,孕育出一座新城。

相传很久以前,人间突遭一场特大洪灾,百姓流离失所,家园一片汪洋。危难之际,两位心地善良的仙女为拯救百姓,双双降落人间。姐姐落到长白山,妹妹则奔赴西南文山,姐妹俩战胜孽龙,阻退洪水,却也将鲜血洒向了人间。最终,姐姐在东北化作人参,妹妹则变身为神奇三七,造福百姓。

神话里的三七总带有理想化色彩。然而,这种起源于2.5亿年前第三纪古热带时期的残存植物,一直是中医治疗各种血症及血瘀症的妙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金不换,贵重之称也”。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更是提出“北参南七”,其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娇贵的红色药果钟情于文山这片热土,文山三七的产量和品质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如今,三七的功效已被更多人所认同。花和茎叶早就“飞入寻常百姓家”,拿来炒菜或是泡茶;三七系列产品有的用作养生,有的摇身一变美容佳品,承担着祛斑美白的护肤使命。

再是益气补血的三七,同火辣的丘北辣椒比起谁能在瞬息间通畅气血,也要败下阵来。每年冬春之交,干辣椒上市季节,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的文山州丘北县便成了干辣椒的海洋。丘北辣椒以其个体均匀、色泽鲜艳、肉厚味浓、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辣香籽多等特点而声名鹊起。外用可包扎伤口,内服则活血化瘀,遇事的磕磕绊绊有了三七便少了顾虑和忧愁;咽一口饭食,嚼一口辣椒,生活中的苦涩都能被这团火红稀释。土地、粮食和辣椒,这些属于文山的记忆符号,串联起一页页美好的生活篇章。

入画:民族智慧镌刻永远

稍纵即逝的时光让人留恋,却总有承载记忆的物件,注入人民的智慧,将日常生活装点成艺术珍品。文山州阿峨新寨的壮族农民版画就是其中集大成者。

年近60岁的卢正林老师傅正是阿峨壮族版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说,阿峨新寨里的男女老幼都喜欢画画,尤其是画花样。久而久之,一年四季除劳动外,寨子里传承着男人画花、女人绣花的风俗。为了避免誊印、剪纸、涂颜料的麻烦,他们干脆把花纹画在木板上,用刀刻好,绣花时就用布在木板上印出花样,便成了阿峨新寨最早的版画。

1975年,阿峨版画开始走向系统性创作。人们在木板上加入更多生活元素和形象,平添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芬芳。卢正林曾历时近1年创作一块长约2米、宽有1米的巨幅版画,上面描绘了文山州各族商贩相约赶集的场面,“壮族占水头,卖的是大米和草席,苗族人摊位上有的是茶叶和野生菌。我们创作前都要仔细观察,构思立体版画的明暗之美,再来细致雕琢”。

逐水而居的壮族同胞们,骨子里是天生的自由与烂漫。“壮族人家家户户绣的花纹都不一样,我们想绣什么花就是什么花,想上什么色就是什么色,只要好看。”壮族刺绣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凤仙就向笔者展示她带来的刺绣作品,紫红、青绿、明黄……花瓣和叶子大胆用色,浓烈的色彩在黑底布上熠熠生辉,果然有手艺就能“任性妄为”。

那边厢,明艳多彩的壮族刺绣引人驻足观赏;这边厢,繁复内敛的彝族服饰将人们的目光从色彩拉回精湛的手工技艺。“这是石头花,这是荞麦花,这是龙草花,全都是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品种。”说完,彝族服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柏玉仙甩动了几下裙摆,彝族长裙上层层叠叠的各式花纹及面料搭配,足见匠人功力。

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和艺术创作。瞧这精心刻画的一瞬,便是永远。

民歌:新词礼赞新生活

一个前滚翻,一长串细碎的矮步,并在腿部高抬重落间旋转、腾跃……年逾六十的芦笙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文云在展厅里跳起芦笙舞来,身手矫健。

“你看我这样举起芦笙,就像是在灶台边甩动大锅;我这么边吹边跳,表现的就是山民耕作、狩猎时的生活情景。”杨文云介绍说,苗族世世代代传承芦笙制作及芦笙舞技艺,而跳芦笙的场合丰富多样,或是婚丧嫁娶,或是传统祭祀,在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踩花山”上,数百人吹响芦笙、跳芦笙舞、爬花杆、射弩等,集中展现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日新月异的生活内容,好不热闹。

笙律悠扬,舞姿淳朴,不管是几百人,还是上千人,只要跳起芦笙舞,就必须做到动作统一。从芦笙技艺者利落的舞步中让人领略到的是舞者的热情与奔放,是令人心胸宽阔的无边想象。

苗族用芦笙舞蹈传情达意,壮族的“坡芽情歌”则用原始的81个图案将山歌画在土布上,每一个图案代表一首歌,详细记录一对青年男女从相遇到相识、相知、相恋并相约白头到老的动人故事。

画布上有月亮和星星、枫叶、小鸟,反映男女之间美好的记忆;有流着血的手掌,唱出阿妹对受伤阿哥的关切;最后描绘的两个小人成双对、连根笋,是全歌高潮,也是夫妻百年好合的见证。

坡芽情歌是平凡的,平凡到当地壮族歌手一见就知,一看就会,眼角一瞥就能唱出歌来。听坡芽情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农丽英哼上几句情歌,品得是动人的音符和绵延的情思;坡芽情歌注定又是不平凡的,它植根于壮族地区歌圩与壮戏的风情民俗、乡土文化土壤之中,破解了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爱情密码。

在历史长河中,文山人凭依大山般的坚定和流水般的柔肠续写自己的文明史诗。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花脸节”、瑶族的“盘王节”……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传说一种向往,它们以图腾、口耳相承、文学、音乐、歌舞等形式,世代相传,源远流长,体现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为文化文山颂出最美礼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