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旅游局以开展乡村旅游为核心抓手,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
春节期间,贵州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举办了特有的苗族活动——踩山节。大石盘苗寨的苗族同胞们身着节日盛装,吹芦笙、饮米酒,载歌载舞,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的游客驻足观看。
“目前,我市有1万多贫困人口从事旅游产业,共有20个贫困村因旅游带动而脱贫。”赤水市旅游局局长肖艳说。
坚定扶贫步伐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开展乡村旅游为核心抓手推动旅游扶贫,将旅游扶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大格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着这样的认识,全国旅游扶贫攻坚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过。
2015年、201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组织召开了两届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2017年,分别召开了西南、西北片区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会;2015年、2017年,分别召开了全国旅游援疆、援藏工作会议……
同时,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相继出台:2016年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2017年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2018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逐步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此外,国家旅游局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共同加大对旅游扶贫工作的政策保障,从政策、资金、用地等多方面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部委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丰富扶贫手段
2017年年底,从怒江峡谷、川藏腹地、陇水之滨、青海湖畔……400多名乡村旅游带头人、旅游扶贫重点村干部、基层旅游管理人员,从所在的深度贫困地区出发,汇集到浙江湖州、江苏无锡和山东枣庄,参加国家旅游局主办的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
阿洛是浙江湖州培训班的学员。他回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迪麻洛村后,对自己升级扩建“迪麻洛阿洛客栈”更有信心了。
培育一个旅游致富带头人,就能带动一批人致富。自2014年以来,这样的培训班共举办了15期,有4000多名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受训。
在培育致富“种子”的同时,国家旅游局还通过开展多项工作,让旅游致富的示范标杆越树越多。实施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先后组织全国374家旅游规划设计机构,编制了2000多个旅游扶贫规划;加大旅游发展基金、文化旅游提升工程资金中对旅游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策划10条跨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
激发扶贫斗志
2018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山寨老姆登村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息,前来游玩的各地游客与当地村民一起笑语欢歌……
老姆登村在村民郁伍林的带动下,创办了16家农家乐客栈,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初步发力并显现出良好成效。
“景区带村”带动效果更加明显。在距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2公里处的泾源县冶家村,村农家乐协会会长赵万升说:“每户农家乐净利润均超过10万元,效益最好的一户超过了60万元。”
河北涞水县依靠野三坡景区形成了“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模式,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8725人减少到2017年的14028人。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2017年,云南省培育2000多家旅游扶贫示范户,旅游产业带动12.1万人脱贫;贵州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29.95万贫困人口增收;甘肃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
“近年来,各地探索出了直接从事旅游经营、参与接待服务、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土地流转、入股分红5种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成为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共享的主体。”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旅游局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