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月份,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3%。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受基数因素影响,2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将迎来年内高点,但全年的通胀压力并不大。总的来看,2018年物价运行整体温和,可为经济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较好的环境,也为宏观政策留下灵活操作的空间。
CPI同比持续处于“1时代”
1月份,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1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10个月处于“1时代”。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1月份CPI同比涨幅较上个月有所回落,主要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上年1月份的春节因素导致食品和非食品涨幅较高。受高基数的影响,今年1月份的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都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蛋类价格上涨14.2%,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6.4%,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而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5.8%和10.6%,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6.2%,居住类价格上涨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9%,三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1.17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月份1.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1月份,CPI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CPI环比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认为,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全国鲜菜价格上涨9.5%,影响CPI上涨约0.23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鲜菜价格涨幅较高,安徽、陕西和湖北等地分别上涨24.1%、17.4%和16.1%。鲜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5.7%、2.8%和0.7%,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0.8%、0.5%和0.4%,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3%、0.2%和0.1%;衣着价格下降0.3%。
P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收窄
1月份,P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放缓。
“从同比看,主要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PPI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涨势趋于稳定。”绳国庆说。
连平也指出,在1月份4.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7%,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3%,回落0.2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4.3%,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2.4%,回落7.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业,上涨10.9%,回落1.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8.2%,回落0.8个百分点。上述四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涨幅回落约0.4个百分点。涨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13.4%,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0.4%,扩大0.3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月份4.3%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1月份,PPI环比增长0.3%,增速比上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在主要行业中,环比涨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上涨3.3%、2.6%和1.3%;由升转降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6%;由降转升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0.8%和0.4%。
2018年物价走势整体温和
根据交通银行预测,今年2月份进入春节,而上年2月份的CPI同比只有0.8%,是年内最低。因此,预计2月份CPI同比可能会明显走高,涨幅很可能超过2%。
“这并不表示全年通胀压力增大,2月份CPI同比很可能成为全年高点。”连平分析说,从全年来看,考虑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流动性紧平衡、经济增速也将趋于下行,需求端难以支持CPI的大幅走强。预计2018年CPI同比全年平均在2%左右,虽然同比涨幅高于2017年的1.6%,但谈不上有较大通胀压力。
多位专家指出,2月份通胀仅仅在2月份有季节性上涨的压力,这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全年的通胀压力并不大。通胀对市场的影响无需过度解读。
连平指出,PPI中新涨价因素已经明显回落,今年影响PPI走势的主要是翘尾因素。但考虑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钢铁、水泥等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短期不会明显回落,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PPI涨势可能维持,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判断,2018年PPI平均涨幅在3.5%左右,低于2017年。
中金宏观团队认为,2018年的工业品可能呈现“不强也不弱”的格局,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就是价格同比增速会出现明显的回落。短期来看,2017年2月PPI环比上涨0.6%,仍属于较高的基数,而从高频数据看,2月的环比增速应弱于1月,预计2月PPI同比增速仍将明显下滑,可能回落到3.8%左右的水平。
“2018年物价并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也不是货币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连平表示,2018年物价运行整体温和,可为经济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较好的环境,也为宏观政策留下灵活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