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市场今年行情不太好,价格普遍下降,但我们基地的枣走高端路线,基本不受影响。”新疆和田吾宗乡村的和布甘枣基地负责人毛玺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感谢‘植物医生’帮助基地实现了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枣的农药残留等指标能够达到欧盟标准,加上口感较好,自然卖得俏”。
毛玺媛所说的“植物医生”,是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于2011年牵头启动的植物智慧全球规划项目的一项主要内容,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的全球病虫害防治体系协作网,为发展中国家小农户提供植物保护问题的实用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农技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各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成为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有效补充。
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近年来,CABI与我国农业部以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植物医生培训和植物诊所项目在北京、四川、广西兴安和河南新乡等地区落地,向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优质、涉及农业生产全链条的绿色生产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质增收。
CABI东亚中心主任张峰介绍,这一农技推广服务创新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取得国际植物医生资质的大学生有机会创办属于自己的“植物诊所”,得到国际植物医生协作网的技术支持,并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壮大为新商业模式。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医生人才培养研讨会上了解到,1200余名在校本科生和专科生今年有望接受“植物医生”专业培训,具备专业水平的植物医生将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的生力军。
据了解,即将开始的“植物医生”培训将分研究生、本科和专科3个层面展开培训,培养具有国际型农业职业技术的“植物医生村官”,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好地”大型公益报道发起人张川认为,CABI植物医生和植物诊所机制为中国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一种创新选择,为绿色防控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