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实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编者按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形势下,M2低增速是否会成为一种常态,备受社会关注。为此,本报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就M2应保持什么样的增速、应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等问题撰写了系列评析,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并积极参与讨论。

2017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低。M2增速下滑,反映出在去杠杆和金融监管逐步加强的形势下,银行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由此派生的存款减少。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今后,要摈弃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发展的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平衡、更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金融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货币政策重在实现四个目标: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应灵活运用价、量管理手段,创新政策工具,努力实现这四大目标。

尽管流动性增速下降可能导致局部流动性挤出效应,加剧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以及部分需要加大投资、尽快追赶的地区资金一时紧张,但从宏观经济需求看,当前我国的货币总量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比如,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2/GDP的比率为282%,发达国家在实行量化宽松的情况下该指标也只有100%左右;我国国企的负债率超过65%,企业的负债率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毋庸讳言,此前偏宽松的货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产能过剩、资金浪费和企业负债过度,为金融机构加杠杆相互交易、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空转”提供了温床,使得我国经济金融处于风险点偏多并且易发的危险状态。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赢三大攻坚战,必须釜底抽薪,调整优化货币供给。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金融领域“黑天鹅事件”频发,以及资本大规模流出的压力,2016年央行调整了货币政策基调,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微调和预调,在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控制M2增长幅度,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2017年,我国GDP同比增长达6.9%,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一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更加均衡,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鉴于我国经济新动能和韧性增强,IMF上调了2017年、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弥漫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声音也基本消失殆尽。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都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M2增速比前几年有所放缓在预料之中。这一方面会促使企业节约资金、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去杠杆,降低负债率;另一方面,可遏制个人住房贷款过快增长势头,防范炒房风潮和房地产泡沫,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下篇请看《更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