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戏曲为美好生活添彩
□ 王静波

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京剧、昆曲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种承载着中国人的历史观、审美观与情感价值体系,各地方戏剧种也承载着地方民众的集体记忆与审美趣味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数以百计的戏曲剧种,音乐唱腔、表演形态、审美品格各有差异,存在历史也长短不一。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地域、民族,共同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那么,这样的一份精神财富,我们的家底是怎样的?

第一个戏曲普查“国家工程”

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历时两年时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开展并圆满完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发文、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戏曲剧种普查。之前,也曾有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戏曲调查,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纂、历时近20年全部出版面世的《中国戏曲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即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有近万名戏曲工作者参与。

这次普查既是新时期的一次摸底,与之前的历次调查相比,它在广度、深度、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突破。普查对象从戏曲剧种延伸到了皮影戏和木偶戏;演出团体除了国办团体外,也掌握了大量民营团体、民间班社的丰富信息,这次普查还关注到了民间艺人。

这次普查的目标,是全面掌握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戏曲剧种的数量、形成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分布和流传地区、演出团体、人才状况、演出剧目、生存现状等,实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各地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普查从规划部署到制定标准及落实普查,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为了保证普查数据准确、有效,由文化部发布统一的普查标准规范。为便于搜集记录普查数据,制定了普查数据表。普查数据分省编制,按剧种综合立卷。全套表格由《戏曲剧种数据表》《演出团体数据表》《人才情况数据表》等13个分表组成。为使数据严谨无误,在采集结束以后,还有反复核查的步骤。数据的采集,往往需要进行一线调查。有的地方调查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如西藏自治区有3个大的藏戏剧种,有130多支藏戏队,其中各县、乡的藏戏队地处偏远,路途艰难,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克服了各种恶劣自然地理条件,完成了调查任务。他们搭建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信息平台,用于普查基础数据的录入、报送、审核、管理、查询检索等,也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

厘清标准 摸清“家底”

在本次普查工作中,要面对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戏曲剧种的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曲剧种的认定始终没有一个明确且相对科学的认定标准。而本次普查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戏曲剧种认定标准》,从以歌舞演故事、舞台语言、声腔音乐伴奏、表演、服饰装扮、剧目、演出团体、群众基础与文化认同等角度确定了八条标准来认定剧种。各地在普查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疑似新剧种出现的状况,专家委员会召开了两次增补剧种论证会。公布的普查结果中,《中国戏曲志》未收入但增补至本次普查名录的剧种有17个,可分为四种类型。除第一种一度衰微,现重新恢复的剧种(仅蛤蟆嗡一个剧种)之外,其余三种——从原有剧种中分立而出作为独立剧种(怀安软秧歌、弦子腔、沙东落子、扽腔4个)、在编撰《中国戏曲志》时未曾发现或被遗漏的剧种(武安傩戏、鹧鸪戏、啀戏、仫佬剧、果洛马背藏戏、玉树格萨尔藏戏、巴贡戏、夏尔巴玛尼戏8个)、由曲艺发展演变而成或由多个小戏融合发展而成的剧种(郧剧、漫瀚剧、紫阳民歌剧、高跷竹马戏4个),它们的识别和确定,特别是新剧种的确立,以剧种的认定标准为重要依据。

根据本次普查统计的结果,全国现有348个剧种。考虑到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乡村戏曲文化生态的改变给剧种生存带来的挑战和困难,348这个现存剧种总数还是令人欣慰的,说明近些年来对于戏曲保护传承的重视和相关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地方剧种发展不均衡

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发展状况很不均衡,需要分门别类地看待“大剧种”“小剧种”(或称“少数剧种”“稀有剧种”等)和“天下第一团”等。比如,豫剧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十几个省市(区),在全国仍有138个国办团体,是当之无愧的大剧种。2017年8月至9月,“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举行,来自8个省市(区)的21个院团携25个优秀剧目亮相北京,《焦裕禄》《程婴救孤》《朝阳沟》等剧目引起轰动、一票难求,可见豫剧旺盛的生命力、魅力及影响力。

地方大剧种如陕西省的秦腔,分布几乎遍布全省城乡的专业院团或民营团体,演出活动频繁,在西安及关中地区,创演尤为活跃。大剧种不仅流布范围大,表演团体多,而且相对地优秀人才多,上演剧目多,原创剧目多,受众相对稳定。但同是大剧种,生存状况也有所差异。如川剧原本在四川和重庆的每个市区县基本都有国办团体,当前萎缩之势明显。

小剧种(或称少数剧种)生存状况则艰难得多。仍以河南省为例,2012年时,188个国办团体中少数剧种国办团体仅占22个,比1983年统计时减少了10个,其中一些少数剧种国办团体实际上还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近年来的政策扶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为一些剧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17年,河南省举办稀有剧种展演活动,大平调、四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等18个稀有剧种在郑州展演,其中9个剧种又参加了“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

仅有一个国办团体支撑的戏曲剧种所属院团,又称“天下第一团”。本次普查统计的“天下第一团”数量较之前有大幅增加,说明在近二三十年间不少戏曲剧种国办团体逐步减少。此外,仅有1个国办团体或仅有民营团体(民间班社)的剧种多达227个,占剧种总数约65%,说明我国的多数剧种,囿于一方地域,严重依赖于当地的文化生态。

从普查数据来看,民营团体(含民间班社)在戏曲演出团体中的占比远高于国办团体。这说明民间力量在传承发展戏曲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看到,民营团体(含民间班社)所支撑的剧种,除少数生存状况相对稳定,多数剧种的传承发展仅为勉力维持,状况不容乐观。

修复文化生态促进长远发展

每个地方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的剧种特色,300多个剧种一起,构成富有多样性的中国地方戏曲现状。我国的戏曲剧种,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发展策略。如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大剧种早已成功登陆驻扎“戏曲大码头”;而一些剧种如江西的采茶戏、湖南的花鼓戏、云贵的花灯戏等,基本上在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努力保持着乡土风格,另一方面也在探求适合城市大舞台的发展道路。

还有一些剧种,如前所说的仅有1个国办团体或仅有民营团体(民间班社)的,它们依赖于当地的文化生态,尚且达不到“走出去”的状态。这就要求根据每个剧种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措施,促进保护、传承与发展。不过绝大多数地方戏曲剧种,不能脱离农村这块阵地。地方戏曲由一方水土孕育出来,扎根本地文化传统,面向本地群众,与他们互动,实际上是稳固自身、培养观众、涵养水源。人民也需要文艺。

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至2015年乡村人口还有6亿多,农民有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固有的民俗节庆礼仪和宗教活动,也为地方戏曲的搬演留有空间。

目前,国家重视戏曲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既对专业院团到农村为群众演出提出要求,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鼓励“政府购买”;也注重对民营团体的扶持;还力图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增加戏曲演出场所等。这些举措,既有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起到逐步修复戏曲文化生态、促进戏曲长远发展的作用。

当前对于包含戏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重视和推动,实际就是中华民族找回文化自信的过程。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为进一步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制订扶持政策提供了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戏曲也必然会逐步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