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是多彩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1400多种颜色、2.4万多种版权纹样。它们从民间手艺中走来,从寺庙墙壁上走来,从百姓屋顶走来,从青稞丛里、格桑花间走来,组成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西藏的美不仅是碧空蓝、雪山白,还有经幡的赤橙青蓝,布达拉宫的红与黄相间。雪域高原的美已不是“五颜六色”可以形容了。如果有人告诉你,那里存在1400多种颜色,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吃惊?这1400多种颜色,其色温、锐度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颜色。
五彩颜色装点出雪域文化,也蕴藏在西藏独有的工艺纹样中。我们还能精确地告诉你另一个数字:已找到的西藏特有纹样是2.4万多种!这些色彩和纹样,经过千百年风霜洗礼,成为高原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如今,这些宝贝组建成一个共同的“家”:西藏色彩、纹样基因库。
今年元旦,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审工作组是在西藏高原度过的。在蓝天雪山之下,摆在他们面前的是1400多种颜色、2.4万多种版权纹样、1900余种外观专利设计,这些从雪域山水间诞生、在本地手工业者中不断被创造、翻新的文创成果,终于在藏历新年之前集体亮相。
这个图库的建设从2010年起步。文化部在这一年发起“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西藏模式”项目,成立专家团队设计规划,探索我国工艺文化创造与利用发展并举的模式。2012年,项目第一阶段在西藏林芝启动。初衷是在抢救西藏本地非遗手工业的基础上,带领本地农民致富。
当专家们走进高原,才发现现实与构想的差距。“非遗”手工业大多是技术传统、粗糙的产业,以纺织业为主。每家都是作坊式生产,缺少市场准入标准,也不具备规模效应。项目操作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和中国美院。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有了新发现:手工产品背后,还有一片蓝海,是“非遗”手工纺织业的基础:色彩和纹样。它们来自于西藏的雪山神湖,有自己独特的色温和样态,在西藏强烈的日照之下,呈现出的色彩、轮廓十分独特。它们隐藏在民间,在寺庙的墙壁上、在百姓的屋顶上、在田间的土地里、在青稞丛中、在格桑花间……
美丽的颜色,多彩的纹样带给专家们无比惊喜。四个春夏秋冬,他们奔走在这片土地上。一边为淳朴的手工业者进行设计、理念、制造技术的指导改造,一边花费心血采样、研究,建立基因库。
2012年,项目第一阶段启动,项目团队进行了对植物性染色技术的探索。因为高原水温只能到90摄氏度,所有染色数据要重新建立,才能符合特殊环境下染色使用。经历3年植物性染色高原环境批量生产,他们建立起稳定的植物性染色系统。
根据高寒地区羊毛的特点,制定了最大化的羊毛质感优势数据研究。高寒地区羊毛短纤维柔软,长纤维质感过硬。两者必须保留共用才能弥补材料的缺陷。全部保留纱织受到局限,短纤维保留纺织的捻度就必须加大,这样面料才能不起球。但捻度加大后,面料的质感僵硬,纤维无法自由呼吸。项目专家精确计算出捻度和纤维需要的空间系数。这些技术积累为今后设计高品质高寒毛纤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首个材料实验室。在专业机构支持下,设计师与材料专家在实验室进行传统工艺的恢复与稳定。有了实验室,他们可以研发不会污染藏区脆弱的生态染料、研究如何提高毛纺制品纱线牢固度而又更加柔顺、研发传统防水的毛纺制品等,这都是材料实验室可以展开的一系列专业课题。有了实验室研发,设计师的创意工作才能不受约束、顺利地展开。
2016年,随着项目发展及阶段性探索成功,第二阶段在山南延伸。该阶段重点探索色彩库的构建、密集型人口不离开原住地的管理、传统纹样采集与延展利用、商业运行与管理。项目团队通过几年时间对西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调研,经过无数次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山南文化最为厚重的杰德秀沟作为起点进行田野调查。从前期调研,到试验拍摄,再到制定工作方案,最后正式拍摄和成果整理,这一工作过程有效的记录了杰德秀沟有价值的建筑、门、窗、织物、生活用品等,收获了丰富的田野调查成果。
田野调查的成果经由实验室数据化处理,形成色彩库与纹样库。色彩库和纹样库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制作色卡、动画、服装等,创意设计从文化的根基上发生。2017年底,整体项目运行完成,进入项目验收评估结项。
基因库的建立,为西藏手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找到了文化和设计源头。有了这样1000多种色彩,可以建立西藏的色卡,未来在纺织、印刷、绘画、设计等领域可以广泛推广“雪域颜色”,还可以向全世界推广“雪域元素”。
在基因库大数据建立的过程中,专家团队对林芝、山南等地手工业者进行帮扶,不断开辟项目试点,探索出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西藏模式”,激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造,依照本土“文化DNA”,制造出符合当代审美标准、有市场开发前景的手工艺术品。
文化、非遗,都是雪域高原独有的财富,在今天的传承中,文化的财富将会为当地群众带来物质财富,带来精神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