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把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到2035年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推动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顺利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战略举措,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战略支撑,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2006年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强的矛盾和问题,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并取得新成效。

第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要强化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抢占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明确为国家目标和急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要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还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本报有删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