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5日讯 记者顾阳今天从北京海关获悉:全国通关一体化启动以来,该关共受理进口报关单近40万票,进口货值达360.77亿美元。据统计,北京口岸进、出口环节海关平均通关时间比去年大幅压缩42%和25%,实现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海关监管效能的同步提升。
北京是全国口岸通关一体化改革成效的缩影。今年7月1日起,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全面推开,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相关手续。口岸各相关部门以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为目标,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机制化保障,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通关协作迈出大步,全国通关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
为推进通关一体化工作,海关总署取消了进出口货物通关中的专业审单和接单环节。中国电子口岸作为大通关重要的公共信息平台,日均交换各类单证140万笔,累计交换共享数据21.8亿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原来涉及4家口岸查验部门的1781个数据元减少到731个,综合简化率达59%,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横向复用”。目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海关总署、公安部、环境保护部等11个部委实现系统对接,标准版试点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实现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9大基本功能,日申报量超过15万单。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建立了与抽批检验检疫相结合的“审单放行”制度,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吊装移位费用13亿元。口岸各相关部门通过跨部门合作,有力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健康发展。通过部门间信息互换与共享,推进进出口诚信体系、品牌体系和质量体系逐步完善,助力对外贸易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