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亮乡村那盏灯
□ 瞿长福

提升村民精神生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其实是个“技术活”,必须把“好心”和“实招”绑在一起,才能开花结果

在我心中,关于乡村生活的记忆很多。或许是由于工作原因,有几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每每与不同话语的人谈起乡村生活,那几个场景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让我不断咀嚼,难以平静。

有一次,在鄂西南一个离城市并不很远的山村,我目睹了一场舞龙表演。表演就是乡村普通的龙灯、狮子、花轿之类,并不新奇。没想到的是,来看表演的村民很多,把山脚下一块相对宽敞的表演场挤得满满当当。还有一些人没下山,或站或坐在半山坡的公路边,有的脖子上还骑着小孩,也就远远地能看到山下的人群,或者断续地听见锣鼓声而已。在蜿蜒的山路上,还不时有村民赶集似的兴冲冲赶过来。

过后,我问过一位驻村干部,现在年轻人差不多都外出了,留下来的人还有兴致、时间或者闲情来围观这种表演吗?他的回答简单,却击中“泪点”:这是生活嘛,别管多么偏远,也别管老人妇女还是儿童,大家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一样的,只是各人的条件不同罢了。这里还有龙灯可看,好多连这也见不了。

同样的一幕,我在鲁南地区也见过,不过,剧情却反转了。那是初冬,凉意已浓,在小镇边上的一个村子里,小广场上灯火通明,穿着红红绿绿的村民且歌且舞、热火朝天,跳舞的男女老少都有,当然上年岁的人更多,看热闹的把小广场围得水泄不通。领头的老太太说,她退休回村后就牵头组了个歌舞队,节目自编自演,每晚都活动,镇里还给了些经费支持,现在村里人一黑天就等着来广场活动。

这个歌舞队的影子一直留在我的脑子里,好几年过去,还能想见他们热热闹闹吹拉弹唱的模样。我时常想,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什么就充满欢歌笑语,并且美美与共呢?这里面可能各有各的基因与道道,不过有两点似乎是共同的。其一,他们有一位热心的领头人。乡村的事就是这样,即使大家都想做或者都有需求,如果没有人牵头、带动、推动,还是难以启动。其二,政府部门的具体支持很精准,点到了“穴位”。这个歌舞队就是因为得到了最需要的经费扶持才得以一路走来不停歇。

这使我联想到另外一幅场景。这些年,各地都建了许多乡村“农家书屋”,从西部的青海四川、中部的江西湖北,到东部的江苏浙江,“农家书屋”几乎是新农村建设的标配。书屋大多建在村委会,有的专门有阅览室,有的书架和书桌都放在一起,但真正去读书、借书的村民很少,许多书屋、书桌都成了一种摆设,遇到上级检查或者记者采访时,有些书屋会做一些适当安排。

“好心的书屋”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很重要的原因,没有打到“靶心”。从“书屋”来看,放什么书就耐人琢磨。以为村民要看的书除了种植养殖、防病治虫,就是邻里纠纷婆媳长短之类,其实村民阅读的需求已经多样化,许多村民即使承包地没有流转,农活也都靠专业服务队解决了。需要这些技术的“大户”“蓝领”又各有技术渠道,更别说现在电子阅读网络互通让村民也可足不出户了。

平心而论,这些年为了繁荣乡村文化,各级各地相关部门想了很多辙,乡村的夜晚不再“咋就那么长”。但现实中,提升村民精神生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其实是个“技术活”,必须把“好心”和“实招”绑在一起,才能开花结果。

比如村民有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要转化为自觉自发的行动,就要有人组织、推动、引导。谁是这个组织者、引领者?除了“乡村能人”的自觉,除了“文化下乡”“大戏下乡”的点缀,真正从机制上有保障、行动上有力有利也能持久见效的,就是农村党支部这个离村民最近的“堡垒”。只有农村党支部切实把繁荣乡村文化生活作为分内之责,去抓、去推,才可能久久为功。而政府部门的具体支持扶持,更要瞄准“靶心”,对准“穴位”,雪中送炭,关键处着力。

所以,点亮乡村文化这盏灯,还需要共同持久努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