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段论述既阐明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意义,又指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路径。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多维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段论述既阐明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意义,又指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路径。当前,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多维特征。
一国的经济体系一般指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主体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相应的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总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为更好呼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现代化国家需要的经济体系。任何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需求引致,尤其最终消费需求的引致。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是由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引致和决定的。二是为更好呼应和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大趋势的经济体系。任何经济体系从根本上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决定的。如果把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经济体系就是因变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充分反映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而且要充分反映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及新产业革命的新要求。因此,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呈现以下九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首先,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虚实共生、以实为主”的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就需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从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的实践来看,无论一个国家经济有多发达,或是否进入后工业化,都不能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美国推出了一系列制造业振兴计划,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技术,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德国推出了“工业4.0”,意在稳定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强国地位。因此,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大国,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振兴制造业放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的首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和智能网络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支撑及相互融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重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又要重视“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实体经济”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唯有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既看到虚拟经济的“寄生性”,又看到虚拟经济的“独立性”,防止“脱实向虚”,防止房地产泡沫化,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风险,有效率、更安全的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才能最终建立起来。
其次,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既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实施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粗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我国人口红利几近消失,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唯有从根本上转变依托人口、资源和投资等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实现从“数量赶超”到“质量赶超”历史性跨越,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建成高水平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尤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创新发展,争取主动权。美国强调“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图保持领先优势和对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欧盟提出要建立创新型欧洲,探索欧洲复兴之路;日本、韩国也出台了“未来开拓战略”和科技发展长远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因此,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托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第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协调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因此,建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符合“协同平衡发展”的要求,既要通过“补短板”,做加法,来进一步发挥和释放“长板”,即发达地区、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又要通过“补短板”来释放“短板潜力”,即后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产业、尚未有效利用的资源要素后发优势和潜能。中国经济发展后劲足、韧性大,回旋余地广,集中体现在中国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和产业,还有许多欠开发或开发不够的市场,还有许多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急待提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要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实施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无疑,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价值引领和“硬约束”,又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商机和发展动力,进而“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因此,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五,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放共赢发展”的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经济体系,是内外联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经济体系。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证明,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建设开放共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立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各国发展联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日益凸显的“新经济全球化”现实,加快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提高国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分享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市场空间扩大机遇的能力,同时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推动形成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既要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又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作用,主动负起大国责任,做好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的国际引领者。尤其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第六,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共享共富发展”的经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因此,共享共富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根本区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着眼于实现“共建共享”,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产业体系和就业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共同富裕”,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要坚持就业优先,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价值导向和基本基准,在大幅度提升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坚持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基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实体经济和服务经济,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导致的“机器排挤工人”的“人机矛盾”,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过程中充分涌流、竞相迸发。同时,通过充分落实按劳分配原则,不断提高劳动所得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和居民所得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和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劳动关系和谐”的经济体系。
劳资对立和劳资冲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主要特征应该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和谐”上。为此,一方面要重视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大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重视资本主体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权益,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大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尤其特别要重视创新劳资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劳资谈判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努力把各类企业都建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第八,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多元包容”的经济体系。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基本经济制度这个“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充分发挥多元包容、混合一体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不仅具有适应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的优越性,而且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和市场需求多样化需要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客观存在着“分工互补效应”“竞争替代效应”和“合作共生效应”。
所谓“分工互补效应”,指的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和非社会化大生产、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供给“功能性分工和协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效应。一方面,通过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进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公益性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国有企业“公益类”和“商业类”分类改革,进一步降低商业类企业的国有资本再投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拓展空间。
所谓“竞争替代效应”,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进而“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而产生的“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学习”的效应。
所谓“合作共生效应”,则是指在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效应。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消除劳资对立和劳资冲突。这“三重效应”是任何单一所有制,无论是传统“一大二公”的公有制,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单一私有制都无法产生的,进而也是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的。
第九,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两手互济发展”的经济体系。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做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辩证统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这一根本目标的要求。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机制有效,前提是产权清晰、自由交换。
因此,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样“市场出清”才能成为常态,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才能根本杜绝,经济效率最大化才能实现。当然,市场也存在“失灵”,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对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分配公平、机会主义、经济波动等无能为力,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到底就是要发挥好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具体来讲,就是既要放宽各类企业及服务业的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又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指导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正常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