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
周 琳

避免上市公司过度热衷购买理财产品,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退市、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制度,鼓励那些有志于创造真实业绩的企业,能够通过新股发行、发债等方式获得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再融资制度,并建章立制规范部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

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花闲钱”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中旬,过去1年里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达1055家,合计认购理财产品金额达1.06万亿元,这一数字同比增加约3000亿元。

上市公司爱上“花闲钱”的理由很多。有的公司认为,购买理财产品是为了提高公司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短期富余自有资金的作用,即便是进入理财产品的资金,最终也会流入到实体经济中,资金并没有“脱实向虚”;有的公司盘算着,与其费尽辛苦拓展主业、发展实体项目,或者大动干戈地并购重组,不如干脆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交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或银行管理,锁定投资期限和收益;还有的公司认为,将大笔现金存在银行不如购买理财产品划算,买了理财实际上控制了投资风险,保持现有资金的稳健保值和增值。

表面上看,这些理由都没错,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是,在维持股市健康、规范发展的逻辑之下,上市公司过度热衷购买理财产品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一方面,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最看重的是公司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这样的预期来自公司真实的成长业绩、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红利,而不是希望相关公司痴迷于购买理财产品、投资文玩和字画等癖好。试想,如果全部上市公司都去购买理财产品,不扩大生产,不并购重组,那么,市场和经济谈何发展?企业谈何壮大?

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并不都是稳赚不赔,上市公司偏信理财产品投资,到头来可能由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等因素,给公司资金链和广大投资者带来极大风险。过去的案例中,不乏一些“懒惰”的上市公司本以为购买了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就可以一劳永逸,实际上反而“踩雷”,陷入了投资怪圈,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背景下,根治上市公司“爱花闲钱”理财的毛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退市、信息披露等基础性制度,畅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鼓励那些有志于创造真实业绩的企业,能够通过新股发行、发债等方式获得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让那些停滞不前或者欺骗市场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后果。

其次,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优化再融资制度,让那些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能够得偿所愿,也要让那些为了获得“闲钱”去买理财产品的公司无缝隙可钻。

再次,建章立制规范部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改变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等问题。比如,可考虑通过出台规章,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制度,督促保荐机构对在审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复核,将购买理财产品与再融资审核挂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