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素质源于高质量
薛志伟

厦门很美,厦门很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面积最小,只有1699平方公里,比很多县都要小;人口最少,2016年末常住人口只有392万,比很多地级市人口都要少;经济总量最小,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784.25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只能排在50位之后。

小归小,厦门经济发展质量却很高。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市财政收入排第9位;财政收入与GDP比值为28.6%,在副省级城市排名第2位。

在福建省内,厦门经济发展质量遥遥领先,以占全省9.8%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4%的生产总值、24%的财政收入和49.6%的进出口总额。2016年,厦门常住人口人均GDP超过1.4万美元,财政收入总量多年稳居福建省第一位。

总量小、人均高、质量好,源于厦门市平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追求。概括起来,就是不求GDP的高低,但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求排名的先后,但求综合环境的优质;不求绝对数的领先,但求相对优势的凸显。根本目的,就是让这座城市颜值更高、素质更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高颜值、高素质、高获得感,这都需要政府的高投入。多年来,厦门市财政一般预算70%以上都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今年1月份至8月份,作为核心区的思明区财政支出54.56亿元,用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城乡社区方面的支出高达39.44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2%以上。

综合来看,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会带来财政上的高收入,政府将大量收入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又带来了城市的高颜值、高素质和群众的高获得感。这反过来又吸引了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本的聚集,形成了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