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记者宿传义 关俏俏) “这朵花送给您,谢谢您的讲解!”新疆伊宁市潘津镇中潘津村村民帕丽旦·扎克尔双手捧着一朵娇艳的玫瑰花,献给宣讲员米合热尼沙·吐呼地。
秋日温煦的阳光下,一头齐耳短发,一身笔挺警服,宣讲员米合热尼沙被村民簇拥在中心。
伊宁市生活着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37个民族。为了帮助群众远离宗教极端思想,增强“免疫力”,伊宁市从2014年开始,在全市选拔了一批了解群众思想、会做群众工作的宣讲员,在21个乡(镇)场、街道组建了“老红旗精神”“塔兰其”“长辫子”“艾德莱丝”等21个特色宣讲队,抽调1001名村(社区)干部、创业致富能手、群众积极分子,组建成169个村、社区宣讲组,开展“滴灌式”宣讲。
米合热尼沙是基层街道司法所所长,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草根”宣讲员之一。“宣讲不能光讲大道理,必须结合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老百姓才爱听。”米合热尼沙说。
据伊宁市委统计,三年来千人草根宣讲团共开展集中宣讲、微宣讲7.7万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87.9万余人次。
千名草根宣讲员还积极探索符合基层群众生活习惯的乡土化宣讲形式,开创了“微宣讲”“巴扎(集市)宣讲”、夜场宣讲、文体活动“穿插式”宣讲等模式,把讲台从会议室扩展到田间地头、庭院、巴扎,将以往“组织群众来听”的宣讲模式转变为“到群众中去讲”,把宣讲送到百姓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