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然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创业者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考验,一个接着一个。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一度冷冻了人们的笑声和激情。
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坚决不能退缩和放弃!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以示决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如今,塞罕坝的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能产生上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以供200万人呼吸一年。
更令人欣喜的是,美丽高岭上的这片绿色,正在燕赵大地蔓延开来。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多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
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作出的重要批示,让河北林业人备受鼓舞。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燕赵大地绿意更浓,美丽河北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