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责任!20万名河长将提前到位

水利部日前通报,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河流环境关系每个人的生活。河长需要管些啥?如何通过河长制解决河湖管护问题?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山东网友“古楼丰闻”:河长制是啥?河长管些啥?

主持人:河长制,简言之就是“一河之长”,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属地河流生态环境管理。这一制度的诞生,源于无锡太湖蓝藻暴发事件的问责督办,成型于江苏太湖流域的推广,此后陆续被各地借鉴。所谓“负责”,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内容,以及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依法清理整治。

去年底,中办、国办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目前,全国共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约20万名,各省份均设置了河长制办公室,约75%的市、县分别设置了河长制办公室。

四川网友“林萧峰”:河长制有啥作用?

主持人:在率先实行河长制的江苏无锡,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64条河道的河长,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督办河道水质改善工作。河长制实施后,无锡境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2007年的7.1%提高到2015年的44.4%,太湖水质也显著改善。

以北京为例,针对全市425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从2014年起就探索河长制试点;2015年,通惠河作为跨区河流试点实施河长制;2016年,全市范围内实施河长制。通过“河长制”试点,区域监测水体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同比提高22%。

从全国来看,河长制推行以来,全国用水结构不断优化,用水总量得到严格控制,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水质状况有所好转,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得到加强。

新疆网友“天山客人”:河流是流动的,水系是相通的,河流环境问题只能找河长吗?

主持人:属地政府肩负着治河的第一责任。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对于属地政府来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治河,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综合考虑治河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现实中,每条河流都是流动着的,上游治好了,下游获益。河长有义务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事关系。同时,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不能只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单打独斗,需要规划、水务、环保、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协同,上下游、干支流、沟渠一体化的系统治理,明确各类主体的职能和责任,共同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本期主持人 乔金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