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诠释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广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经验,中宣部于7月中旬组织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名记者赴塞罕坝林场蹲点采访。8月3日起,各大媒体陆续刊播报道后,在河北、天津、内蒙古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刚到坝上时,满目荒凉,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73岁的陈彦娴作为塞罕坝的第一代务林人,见证了塞罕坝的沧桑巨变。陈彦娴说,美丽的塞罕坝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凝结而成的,塞罕坝人的精神像一面旗帜,更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塞罕坝精神在围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精神早已根植围场大地,是全县、全场几代人追梦不止,艰苦奋斗、持续奋战的动力源泉。”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众民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长甄毓敏告诉记者,“全县上下将以塞罕坝精神为动力,全面开展‘党旗红,产业强,乡风美,共同富’为主题的脱贫攻坚行动,找准发展优势与脱贫攻坚的最佳结合点,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势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高温预警不断发布,围场县有包括塞罕坝在内的广袤草原森林,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成为这个暑期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承德神州国旅负责人王国华向记者介绍说,该旅行社坝上线路单日发客量最高达到1300余人,游客们在享受塞罕坝美景的同时,也都被塞罕坝精神打动。
在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清介绍,公司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了塞罕坝的典型经验,大家深受鼓舞。30多年来,公司全体员工也在脚下这片满是盐碱滩涂的土地上创出了绿色奇迹,“在塞罕坝精神的激励下,我们要力争取得绿色发展的更好成绩”。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森阳对记者说:“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切地感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生态的协同发展,只有生态好了,京津冀才能共享碧水蓝天。”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永说,塞罕坝精神告诉我们,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留给我们自己和后世子孙的金山银山。绿茵公司成立于1998年,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自主专利技术18项。近年来,公司在天津、内蒙古、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先后承建各类园林绿化工程350余项,涉及运动场建设、公园及综合性场所建设、房地产及园区绿化建设、校园绿化营建、河道治理、道路绿化、荒山绿化和困难地生态恢复等十大领域。祁永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要在塞罕坝精神的激励下,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绿色延伸,让梦想延伸。”
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新一代务林人,根河林业局职工李永清认为,塞罕坝人追逐绿色梦、生态梦的精神值得林业系统的所有人学习、传承,特别是新一代务林人更要充分学习和发扬塞罕坝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守护好、建设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助力,用最实际的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塞罕坝相关报道发出后,即将承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深受鼓舞。鄂尔多斯林业局局长韩玉飞说,“延伸绿色需要意志,更需要创新。与塞罕坝创造高寒荒漠绿色传奇同步,我们也创造出‘荒漠化治理的鄂尔多斯模式’”。
今年以来,内蒙古库伦旗已完成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库伦旗林业局局长陈洪亮认为,践行塞罕坝精神,我们要积极寻求保护生态与百姓富裕的结合点,爱绿、植绿、护绿,着力盘活农村绿色资源,提高脱贫攻坚的“绿色”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