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阳糍粑
张孜璇
卖相普通的糍粑将在外打工者和家人的心紧紧粘在一起。 张孜璇摄

游子走得再远,吃遍山珍海味,回过头,最惦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呦嘿,呦嘿,呦嘿……”三五个壮汉手持木杵棒将蒸熟的糯米在石窝里交替有节奏地捣杵着,直到糯米捣成泥状,几个人的木杵棒同时举起,将糯米团抛向空中,接着又稳又准地落回石窝。这就是河南信阳地区流行的年俗:打糍粑。每到过年,糍粑就成了信阳老百姓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之一。

糍粑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小吃。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市的百姓都有做糍粑的习俗,其中又以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盛行。糍粑以糯米作为原料,做法不复杂:先将糯米淘净浸泡两三天后,放入蒸笼大火蒸熟,之后将蒸熟的糯米放到石窝里。几个壮汉一起用木棒捣石窝里的糯米,待糯米变成团没有米粒而且很黏时,再将整团的糍粑放在一张大门板上,冷却变硬后,用刀切成块,放入装满冷水的缸里浸泡保存。如此这般,各地做糍粑的手艺大同小异。

但是,各地做糍粑的时令却不同。在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做糍粑的习俗;重庆、四川地区会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着丰收和团圆,是中秋节与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安徽地区主要是在重阳佳节时,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湖北、河南信阳等地区则习惯在腊月打糍粑,将糍粑切成块状保存。

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又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之间,东西经济结合部,属南北两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交流、融合之地。正是因为这个复杂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信阳独特的饮食文化。信阳也被誉为“河南最会吃的地方”。

信阳有很多美食,但笔者还是对“糍粑”情有独钟。别看糍粑长相普通,它可是老百姓首选的方便食物。首先是易保存。用冷水把它浸泡在缸里,只要勤换水,就可以保存到来年的夏天。其次是有很多吃法。可以熬粥吃,等粥快煮好时,把几块糍粑放进粥锅,只要一会儿工夫,糍粑即软糯可口;也可以烤着吃;最香的是炸着吃,刚出锅的糍粑糯米香气扑鼻,外酥里软,吃到嘴里特别黏但又有嚼劲。最重要的是只要吃上一小块,马上会有饱腹感。出门在外的打工者总会携带些家乡的糍粑,既能马上补充体力,又能随时尝到熟悉的家乡味道。

信阳糍粑曾经还是救国的食物。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臣子伍子胥为父报仇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江山并且攻破楚国,实现了他的宏愿。之后,吴王令他修筑著名的“阖闾大城”以防侵略。多亏伍子胥有先见之明,他在建城时将大量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以备粮荒,后在吴越大战断粮时救了吴国的民众。

如今,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打糍粑的热闹景象越来越少,人们开始选用省时省力的机器制作糍粑。虽然机器制作给传统手艺带来了一定冲击,但大多数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依然愿意亲手制作糍粑,而且手工制作的糍粑在集市上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糍粑作为光山县十宝之一,其传统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打糍粑、吃糍粑、闹新春、迎新年等活动,表明人们始终保持着这项老手艺的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