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华准能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黑岱沟露天煤矿西排土场种植基地,长势喜人的庄稼映入眼帘,一望无际的原野披上了绿装,郁郁葱葱。
眼前的这一幕,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沟壑纵横,原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足25%,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每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着几千万吨的煤炭。
露天采煤,对植被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神华准能集团在30多年来的生产建设中,却让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变成了万亩绿原,使“绿色矿区”成了神华准能集团的“金字招牌”。这一巨变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保持住水土最关键
黑岱沟露天煤矿在建设用地边界自然水流出口修建坝体工程,并通过布设拦洪坝、拦渣坝等防止水土流失
神华准能集团拥有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两个露天矿井。
结合准格尔地区煤炭赋存条件,神华准能集团设计了连环相扣的生产工艺,形成了从地表黄土、中部岩层、下部煤炭3道工艺接力完成的剥离采掘链条。
露天煤矿开采具有剥离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不过,在开采中需要剥离煤层上覆的岩石及覆盖物,占用土地多,容易导致原生地表地形地貌被破坏,原生土体结构被扰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大大降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首先必须解决好水土流失问题。”神华准能集团董事长杨汉宏说,公司从建设之初就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方针,全面落实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原则,为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区,促进矿区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黑岱沟露天煤矿,神华准能集团党委副书记秦泰介绍,黑岱沟露天煤矿充分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将整个露天矿作为一个整体,在建设用地边界自然水流出口修建坝体工程,使矿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矿区范围内的水体不会流向外界。
记者了解到,神华准能集团在黑岱沟矿区周边的上游布设了以拦泥蓄水防洪、保障矿区生产建设安全为目的的拦洪坝,下游布设了拦渣拦沙为主要目标的拦渣坝,目的是避免流失水土,淤塞河道。在生产作业现场,则根据采掘、排土的进程,按照排土场的排弃工艺和排弃时序,排土前在排土场底部沟道内逐级修建临时性土坝,有效拦截上游来水对下游排弃物的冲刷,防止排土场在主体构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目前,黑岱沟露天矿上游已修建拦洪坝20座,下游修建拦渣坝10座,在北排土场、东排土场、西排土场共修建临时性拦水坝16座。
经过治理,黑岱沟矿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基本上得到了治理。黑岱沟矿区水土流失控制程度达90%以上,水蚀模数已由原始地貌的1.3万吨/平方公里·年降至目前的1500吨/平方公里·年。
造出一片绿洲来
生态重建物种选择及植被优化配置模式技术管理是复垦工作的重点。课题组筛选出的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已增加60余种
“让水土保持住,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在黑色的煤海上造出一片绿洲来,让复垦区展现出勃勃生机。”杨汉宏坚定地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黑岱沟煤矿在排弃剥离物时,根据有利于复垦种植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注重合理安排“一体化工艺”排弃方式,形成“表土采集堆存—岩石排弃压实—表土覆盖—土地平整—土地生态复垦”的科学作业流程,保证排土场的地质结构及景观与周围未开采地区协调一致,减少水土流失,满足植被复垦要求。同时,对坡面采用挖鱼鳞坑、水平沟等,并种植沙棘等耐旱固土较强的灌木进行固土。
杨汉宏说,过去两个矿区所处的地方到处是“鸡爪子山”,沟壑纵横,想找块平原都很难。经过土地平整和固土绿化,地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为煤海变绿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重建物种选择及植被优化配置模式技术管理是复垦工作的重点。秦泰介绍,早在1992年,神华准能集团就与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组成了生态重建研究课题组,针对适宜性植物的筛选、生态结构模式的建立、农业及林业复垦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等开展研究,为矿区的生态重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通过多年研究和试验,课题组筛选出的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已经增加60余种,包括苜蓿、新疆杨、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沙棘等。
“这些植物对不良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根系发达,有较好的生长速度,更容易成活。”秦泰说,目前准格尔矿区植物群落的布局与配置,在空间上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混交配置,建立了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和乔灌草型种较为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在时间上采用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布局上有经济植物区、生态植物区,形成了不同种、不同组合类型的生物群落,从而增加了矿区范围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多样化。
截至2016年底,神华准能集团共投入土地复垦资金14.02亿元,完成复垦总面积2319.59公顷,种植各种乔、灌木6439.7802万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植被平均覆盖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度比自然地貌提高2倍至3倍。
昔日的荒坡秃岭,如今已变成植被覆盖、草木茂盛的人工生态区,生态系统正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生态园区前景可期
经过人工复垦的矿山征用土地土壤熟化后,表层土壤结构得到很好的改善,土壤有机质、氮、磷显著提高
2012年,神华准能集团在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矿区复垦绿化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的新思路。
“通过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将使神华准能集团形成集生态设施农业、农业种植基地、现代畜牧养殖、生态景观防护林、农业观光、未来城市规划功能区、工业园区建设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煤炭矿区特色和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秦泰说。
自2012年以来,神华准能集团先后在黑岱沟露天煤矿东、西排土场每年种植500亩土豆、玉米、黍子、大豆、油菜、黄芥等。同时完成了东西排土场灌溉系统、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了解到,经过人工复垦的矿山征用土地土壤熟化后,表层土壤结构得到很好的改善,与矿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土壤有机质、氮、磷有显著的提高。在农作物的试种中,复垦区比原有农田增加产量3倍以上,牧草产量增长3倍至5倍。
“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开采完以后,将形成约18万亩复垦治理土地。我们已经作了详细规划,准备建设成现代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既彰显矿区工业旅游特色,又兼具休闲农业观光功能的新型产业园区,不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杨汉宏说。
根据规划,复垦治理土地将打造形成“一心、一带、六区”的示范园区格局。其中,“一心”即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一带”即景观大道观光带;“六区”即生态养殖区、果树种植区、设施农业区、林下休闲区、小杂粮种植区和工业旅游区。
这一项目由准格尔旗政府与神华准能集团合作建设,双方已设立准格尔政能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其中准格尔旗政府持股51%,神华准能集团持股49%。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秦泰表示,项目的实施,将在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将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条绿色屏障,减轻水土流失,保护水源,降低空气污染指数,调节气候,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荒凉的‘古陆荒原’将被开发成为气势恢宏的‘人造草原’,大片的平原将呈现万物葱茏、良田万顷的美景。”杨汉宏说。
文/林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