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草原,关爱草原。”看着眼前风中摇曳的高原柳冒出的嫩芽,51岁的卓玛加布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出自己的期待。让这位藏族汉子感到欣慰的是,去年在种这片高原柳时,有100多名群众自发参与到他的环保队伍中来。
卓玛加布的不远处是黄河,盛夏时节,两岸的河滩被一片绿色笼罩。“10年前,我在县里的支持下开始在这附近种草种树,现在植被面积已经有60多亩了。”卓玛加布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欧拉乡达尔庆村的一位普通牧民,10多年来,他带着家人一直坚持在玛曲大草原上义务捡垃圾和治理草原沙化,在玛曲大草原上传为佳话。
从青海发源的黄河,在进入甘肃玛曲后,形成了一个433公里的大弯,让玛曲成为“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曲草原区成雨条件好,1335万亩的草场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了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但黄河流经区域也带给玛曲草原大片的沙化土地。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监测分析,玛曲沙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原为黄河古河道,由于黄河频繁改道,沙源丰富,加之玛曲8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达77天,导致沙化形成,部分沙丘已存在500年以上。
“同时,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暖等原因,玛曲草原一度生态持续退化。”玛曲县畜牧林业局局长冬宝告诉记者。
为了保护好这片“黄河蓄水池”,近年来,玛曲县不断强化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先后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和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项目,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记者从玛曲县畜牧林业局了解到,在实施草原奖补政策以来,玛曲县牲畜超载率由2010年的36.33%下降到2016年的16.03%。玛曲县草原监测报告显示,全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1年的96%提高到2016年的98.2%,提高2.2%。同时,随着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实施,黄河玛曲段沿河沙化带被有效阻断,形成隔离带,遏止了沙化带和水土流失蔓延发展趋势。
更可喜的是,作为甘肃唯一不产粮食的纯牧业县,在玛曲大草原上,广大牧民群众已普遍意识到保护环境、减畜种草的重要性,牧民群众自发形成的减畜种草村规民约和民间环保组织不断出现,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玛曲草原生态要根本改变,必须使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玛曲以建设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核心,通过大力实施围栏、暖棚、贮草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半舍饲养殖,有效减轻了牲畜养殖对天然草场的压力。
冬宝告诉记者,为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玛曲将加大对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开发生产精深高端产品,开拓市场、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同时,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员生活补助制度,将草原湿地保护区和草原退化区牧民就地转换为生态管护员。根据规划,玛曲将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中,按照30%、30%、40%的比例全面完成超载牲畜核减任务,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