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视“音乐考级”的经济现象
郭建民 郭溢洋

每逢假期,音乐考级就徐徐拉开了鏖战的序幕。音乐考级,首先带来的是中西乐器特别是钢琴制造业的繁荣,其次是五花八门的考级教材、音像制品出版传媒甚至网络音乐巨大的下载量和点击率。

伴随着音乐考级经济的如火如荼,缠绕其间的是与非、利与弊,褒贬不一,从未停止。二十几年的音乐考级史,从最初音乐技能测试,发展到经济利益的追求和攫取,一个巨大而无形的“音乐考级利益链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稍加透视就可发现,音乐考级虽然满足了人们追求艺术的欲望,但其背后巨大的金钱效应和文化泡沫堪忧。

音乐考级的快速升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对于孩子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视与进步。当然,其中不乏受到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相互攀比的从众心理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中国音乐家协会所创办的音乐考级机构是由政府领导管理规范的音乐考级机构,科学规范而且严谨,考官对考级学生的艺术水平要求非常严格,钢琴考级通过率在60%左右。然而,当下音乐考级考点遍地开花、考级人数与日俱增,考级经济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也出现个人承包、转包现象。为了一纸证书,不惜重金甚至行贿考官,证书明码标价几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通过率几乎百分之百,考级的专业性、权威性、艺术性荡然无存,音乐考级已失去原有的意义。

事实上,文化审美消费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问题。问题主要出在文化建设中目标与现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不仅是具体发展领域的严重失衡,更是在发展方向上有偏离甚至违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趋势和现象。一方面,文化产业逐步兴起,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消费持续旺盛;另一方面,在繁荣发展的背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相脱离甚至相违背的现象广泛存在。

文化的第一要义是营造氛围,一种启迪智慧、熏陶灵魂、提升素质的氛围。倍受社会关注和非议的音乐考级经济,目前尚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还缺乏完整的监控体系,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其诟病亟待根除。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建立国家与地方联合巡视和评估制度,发现问题勒令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考级机构和个人严厉查处。如此,音乐考级经济方有健康发展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