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本级决算公开在盛夏时节如约而至。据统计,7月21日有103个中央部门“晒”出年度收支账本,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系首次公开。
从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决算“账单”至今,7年决算公开彰显我国民主监督的进步。公布在阳光下的中央部门决算大数据,折射出政府花钱之变,见证大国财政向“透明财政”演进。
7月21日,随着财政部的率先发布,103个中央部门在各自门户网站相继“亮出”2016年度部门决算。
这是中央本级连续第7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年度“账本”,今年的决算公开呈现一系列新亮点,包括部门项目绩效内容更丰富、经济分类决算更直观等,社会关注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也更为详尽。
连续7年公开部门“账本”
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预决算公开在本质上就是政府行为的透明。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将财政的钱是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等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中央部门决算是中央各部门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文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部门预算作为部门年度收支“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部门决算则是部门预算执行结果实实在在的反映,是中央各部门的年度收支账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部门决算情况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公众十分关注,《预算法》对决算公开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1年起,中央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开各自的部门决算。“7年来,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取得了长足发展,公开成效逐年显现,民众对部门决算公开的认同感和获得感逐年增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一系列数据可以说明7年来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持续进展:公开范围不断扩大,由2011年的90个部门扩大到2017年的103个部门;公开内容逐年细化,由2011年的2张表格增加到目前的8张表格,由单纯地“摆数字”发展到展示项目绩效……
今年决算公开还取得了多项新进展。比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由往年每个经济分类支出数据分页进行列示,调整为将所有经济分类支出数据集中在一张表上列示,更加一目了然;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更为明细,中央部门设备信息将由往年的公开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细化为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在继续汇总公布预决算政策的同时,首次“打包”公布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预算支出政策文件,首次制作决算公开解读视频(图解),推动决算公开不仅“能看到”,而且“看得懂”“能监督”。
“中央部门决算审核工作程序严谨,保障了决算编报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同时,决算公开内容不断细化,数据十分全面,有的方面详尽程度甚至超乎想象,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白景明说。
“三公”经费比预算下降23.5%
“三公”经费包括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使用情况历来受社会高度关注。2012年,中央部门首次随决算公开了“三公”经费统计数,此后不但每年都公布,而且信息越来越细化。
统计显示,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48.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4.85亿元,减少23.5%,比2015年减少5.48亿元,下降10.2%。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8.19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08亿元,减少10.3%,比2015年增加0.75亿元,增长4.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5.87亿元,比预算数减少8.54亿元,减少24.8%,比2015年减少5亿元,下降16.2%;公务接待费4.19亿元,比预算数减少4.23亿元,减少50.2%,比2015年减少1.23亿元,下降22.7%。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除因公出国(境)费用因国际交流增加比2015年小幅增加外,“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及明细金额均比预算数和上年数大幅减少,这主要是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以及部分因公出国(境)、外事活动等任务当年未能实施。
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公”经费公开的信息更加具体,各部门对使用情况做了比往年更为详细的说明,不少部门的“三公”经费降幅很大。比如,2016年审计署“三公”经费支出决算1308.8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8.79%,比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591.77万元,减幅31.14%。审计署还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做了详细说明,比如具体说明因公出国(境)的团组数、人次等;公务接待方面,更是列出外宾接待费明细表,具体列出14个团组的名称、级别、支出等。
此外,国家税务局系统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数下降31.85%,比2015年决算数下降22.54%;气象部门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数下降23.88%,比2015年决算数下降15.83%。
“决算公开不是为公开而公开,中央部门通过公开‘三公’经费等各项收支情况,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说。
花钱效果接受“体检”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开展的量化评估活动,相当于对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进行“业绩体检”和“有效诊疗”。
“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目实施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开始,财政部每年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政策持续时间长的中央部门项目和政策,以财政部为主体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今年财政部选择中央本级7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作为参阅资料,随同2016年度中央决算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还随同中央部门决算一起向社会公开。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项目、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服务经费、国家出版基金、“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项目、博士后日常经费、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
“从评价结果看,多数项目管理较为规范,实施成效显著,较好地实现了绩效目标,但部分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前期论证不够充分、管理制度仍需完善、个别产出和效益指标没能实现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显示,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建成、投入及运行,税收工作实现了集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无论是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管理方式,还是纳税人的纳税方式等都将出现质的转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该项目在纳税服务系统和核心征管系统之间的贯通能力等方面的效益尚有进一步挖掘并提升的空间。经评价,该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90.50分,评价等级为“优”。
同时,以部门为主体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动中央部门以部门为主体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据统计,2016年中央部门对451个项目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预算支出890亿元。“越来越多的中央部门采用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有效提高了绩效评价的质量,保证了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财政部组织中央部门对照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对所有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比如,科技部组织对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一级项目36个,二级项目99个,共涉及预算资金251.08亿元,自评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