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深化金融改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金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深化金融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说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才能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刚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背景下,如何理解深化金融改革的内涵?《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金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对此,专家表示,会议将深化金融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说明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才能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郑联盛认为:“从微观上看,无论是优化机构体系还是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融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水平,起到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最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对于资本结构、内控机制、治理机制和风险处置等均有提及。金融机构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以此微观‘抓手’出发来完善金融体系基础,改善风险管理,最终推动整个金融体系改革。”

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说:“过去在分业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之间、辖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因素。比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公司实际从事的资产管理业务趋同,都以发展低技术含量、无需自担风险的通道业务为主,甚至被称为‘通道三剑客’。但在日常监管中,监管政策有异,监管效果也不尽相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出现的监管套利、监管真空和诸多潜在风险点,暴露出目前监管框架的不足之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的重要举措。”

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认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实际上迈出了走向协同监管的一大步。未来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意味着不良金融业态的发展将全面受限。而金融监管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未及时发现风险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意味着金融强监管时代来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会议明确了关于金融监管的几点内容:一是针对目前分业监管的情况,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实行统一协调监管,改变了过去可能没有更高的权威机关来协调各监管部门问题或者协调机制不完善的弊病;二是会议要求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对于处理过去的监管死角是较好的安排。”

在具体操作上如何深化金融改革?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应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手抓’。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拓宽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时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在间接融资领域,要着重抓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加快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会议指出,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这是监管模式的重大优化和调整。今后在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局面下,各部门应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部门间要能发挥协同效应,那些开展综合经营业务的监管对象很可能出现交叉监管情况。过去‘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一直存在的监管问题有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