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基斯坦的 都市桃花源
□ 朱 丹
塞伊德布尔村一角。 朱 丹摄
塞伊德布尔村的中巴友谊广告牌。 朱 丹摄

这个村庄有多元的文化,有美丽的自然风貌,也不乏能工巧匠。行走在村里,脚步不由得就会慢下来,享受山水之乐

碧蓝天空映衬着青翠山色,茵茵绿草间点缀着牛羊,古老的水车吱呀转动,流水潺潺的小溪畔,手工匠人摆弄着手中的陶器,画廊老板介绍着风格各异的作品,乐手们抚琴击鼓,演奏欢快的传统音乐,餐厅里飘出的烤肉香令人垂涎欲滴……这里,是塞伊德布尔村,一个隐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城中村”,一个古色古香又生机勃勃的休闲去处。

正如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一样,初识塞伊德布尔村,多半靠误打误撞。驱车伊斯兰堡山边公路,在距离巴总理府约2公里的地方,无意中瞥见路边不起眼的小指示牌,跟随指引拐入狭长小道,一路行驶间,慢慢从现代都市穿越到了古朴乡村。行至路尽头,面对着一山葱茏、民居错落、繁花似锦、孩童嬉戏、鸡犬相闻时,笔者不禁感叹,真是曲径通幽!

始建于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塞伊德布尔村,最初就以风景如画而著名,传说当时村中泉水清冽,被奉为圣水。数百年来,历史的兴衰沿革为塞伊德布尔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犍陀罗、希腊、佛教、莫卧儿、阿育王、英殖民时期等不同文化遗迹都在村中逐渐积淀,和谐共存。

沿着塞伊德布尔村主街道漫步,两旁餐馆、纪念品商铺和艺术画廊鳞次栉比,既能提供美味的食物,同时也用富足的精神食粮招待着来访的宾客。即使只是走马观花地随便转上一圈,你也会大饱眼福,因为所有店铺都拥有考究的外部装潢,或传统古朴,或文艺清新。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一家主打巴基斯坦民族特色的餐厅,装修用色绚烂斑斓,设计感极强。最近,为了欢迎日益增多的中国客人,餐厅老板将一个写有“中巴友谊万岁”的宣传招牌放置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服务员们也能说上几句不太标准的“你好”“中国”和“谢谢”了。若是多攀谈几句,他们还会拿出纸笔,向中国朋友展示一下自己照猫画虎学来的中国字。傍晚时分,约上三五好友,坐在露天雅座的巴式传统麻绳藤床上,望着夜色中的马格拉山和漫天繁星,在绿树繁花环绕中,咀嚼烤羊排,品味咖喱的辛辣浓香,耳畔回荡着西塔琴和塔布拉鼓的现场演奏,实在是美好的一刻。

塞伊德布尔村还以出产手工陶器而闻名。听村里老人说,目前全村常年居住着约200户人家,其中不少都有家传的制陶手艺。陶器成品成堆摆放在村中店铺门口任人挑选,水罐、盘子、花瓶,品类丰富,花样繁多。走进村里的小巷,能看到一些家庭陶器作坊正在进行生产。一位陶器师傅告诉笔者,虽然现在塑料和金属生活用品随处可以买到,但是许多巴基斯坦人还是习惯使用传统陶器制品。如果说自然风光是塞伊德布尔村的美丽外衣,多元文化和餐厅商铺是她的姣好容颜和窈窕躯体,那么制陶工艺就是她传承百年的灵魂。一代又一代制陶工匠日复一日辛勤劳作,手工技艺日臻完善,绵延不绝的,是古朴精美的陶器,更是专注踏实的匠人之心。

美好的事物往往需要用心经营。其实,今日繁盛的塞伊德布尔村曾历经衰败与没落,被人遗忘于一隅,几近荒废。2006年,伊斯兰堡首都发展局下定决心,将塞村修缮改造成为一个“观光模范村”。保护历史遗迹和原生态村庄面貌的同时,他们创新经营,赋予古老村庄以新的生命力。改建完工后,专门在村中设立了一个小型纪念馆,展出一系列反映塞村历史和伊斯兰堡城市建设的珍贵照片。

山中不计岁月,世间繁华千年。在塞伊德布尔村这个都市桃花源里,闲庭信步,身心放松,时间似乎也慢了下来。夜幕降临,错落的民房中透出点点灯光,品一杯巴基斯坦奶茶,静静体味小村庄大隐于市的美,任村外光阴流逝,久久不愿离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