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掐着点赶飞机
本报记者 李己平

刘国秋曾是出租车司机,他向来认为接送人坐飞机出差是个极苦的差事,“晚上10点的航班,送到机场后回到家都后半夜了。接早班飞机,就得凌晨起床”。黄大年曾是刘师傅接送机业务的常客,听到他抱怨时就说,“我是为国家做事的,你为我服务也是为国家服务”。那时候还不熟悉黄大年的刘国秋心想,“你是谁啊,跟我说这大话”。

为了不用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刘国秋后来成了吉林大学地质勘探卡车驾驶员。可他一上卡车就傻眼了:车里摆放的都是电脑和高精尖仪器,这个队伍的头儿正是以前总叫他的车赶飞机的那个人——大家都叫他黄老师。

“我没有什么文化,但从此知道黄老师可不是说大话,正干着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呢,所以我就还经常送他到机场。”这之后,刘国秋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

黄大年总是掐着点下楼,每次上车都是那几句话,“刘师傅辛苦了,让你久等了,对不起”“能不能赶上飞机?不行咱们就坐下一趟航班”……刘国秋心里知道,其实这就是最后一趟航班,所以每次都是尽可能快地开往机场。“黄老师上飞机后,总不忘给我来个电话,让我放心。”刘国秋说。

刘国秋打开车后门,一项项演示每次接送黄大年的场景。黄大年出差时经常来不及吃饭,就带几根玉米。“刘师傅,给你留一根。你开车,我先吃,馋你。”刘国秋回忆着黄大年的话语时说,“黄老师总是把我当家人一样对待,没有一点科学家的架子”。

有一次刘国秋接黄大年赶飞机,时间很紧了,“黄老师拎着包出来时,身子直直地扑向我,晕倒在地上,真让人心疼”。等黄大年醒来,刘国秋就劝他别去机场,先去医院诊断一下。黄大年着急了,说道,“不行,我只是这两天累了,睡一觉就好了。明天有两个会,我必须去”。就这样,刘国秋还是把黄大年送到了机场。

“你们没有和他近距离接触,体会不到他的魅力。”刘国秋说。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得知噩耗,刘国秋拨通黄大年工作秘书王郁涵的电话问道,“黄老师的骨灰回南宁吗?我想再送黄老师一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