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载风云锤炼,中德关系历经考验、日臻成熟。在李克强总理访德一个月之后,习近平主席对德国展开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较短时间内相继访德,这在中德关系史上,甚至在中国对外关系中都极为罕见。
回顾历史,中德关系定位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三级跳”,是中德关系持续拓展和深化的重要体现。2004年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双方将两国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两国已建立80多对双边磋商与合作机制。同时,两国领导人之间良好的工作和个人关系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和互信,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贸合作始终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多年来一直是欧洲在华最大投资国和技术引进国。1972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2.72亿美元。到去年,中德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512亿美元。中德贸易额占中欧贸易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3国贸易额的总和。近年来,两国双向投资加速增长,投资领域更宽、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丰富。数据显示,目前德企在华已达8200家,累计投资约700亿美元。中企在德也达到2000家,累计投资约88亿美元。
中德关系砥砺前行,成就两国民心相交。“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德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友谊历久弥坚,人文交流日益频密。2016年,习近平主席与时任德国总统高克共同启动的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以“交流、友谊、未来”为主题,近300项活动吸引了6万余名中德青少年参与。交流的首要工具就是语言。如今,中文已走进全德400余所中小学的课堂,近万名德国青少年来华留学。2016年,德国队在中学生“汉语桥”总决赛中夺冠。如今,中国在德留学生超过4万人,德国在华留学生达8200人,民间交往逾200万人次。
展望未来,中德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很多领域拥有巨大潜力。一直以来,外国媒体上常有中德关系面临“压力测试”和“蜜月期”结束等“杂音”。事实上,中德关系早已度过了“蜜月期”,进入成熟发展的稳定期。人们可以看到,世界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承载中德共同发展。两国不仅要创新两国合作的体制机制,更要突破思想观念的制约,创新合作理念。只要以务实合作为基础,适当的良性竞争只会促进,而非抑制两国关系发展。
今年下半年,中国和德国都将迎来各自国内的重要政治议程,两国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此次访德必将赋予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的内涵,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中德两国应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当前不确定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敢于担当的新动能,共同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共同成长、互利共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