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精致分类 全民参与
德国生活环境优美,离不开其精致的垃圾分类制度。早在1904年,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多年来,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教育等强制性和倡导性手段,德国不但尽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还实现了非常细致的垃圾分类:纸、玻璃、有机垃圾、废电池、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
借助高新技术,德国还形成了其垃圾处理系统的一大特色——闭合式循环管理系统。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任何生产商和经销商必须对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循环再利用,并对最终无法被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垃圾处理的流程呈现出一个闭合的循环圈。其中,有力的科技支撑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新技术可以减少生产消费中原料的使用;另一方面,一旦产品达到预期寿命,新技术可以保证其中含有的有用材料能被有效回收。
日本:
敬畏环境 高度自觉
日本是全球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仅410公斤,也是全球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从1980年起,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将面临巨额罚款。
1997年起,日本还提出在全国推行生态城计划,政府为生态城提供资金补助及政策、技术支持。其生态城分为4种类型:建立在工业框架上的循环型社会生态城;通过吸引企业政策的循环型社会生态城;通过市民积极参与的循环型生态城;通过做好废物管理和规划的循环型生态城。
为此,相关教育和社会管理配套制度非常重要。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的,一个社区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会收到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明和扔垃圾时间表。目前,日本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体系。
(文/良 耳整理)